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绕三灵”期间,白族人民载歌载舞、狂欢娱乐,整个苍洱都沉浸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之中。你,来吗?
2016年6月,张石瑞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霸王鞭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顺河跳》已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幼儿了解非遗,走进非遗,真正地感受到剑川非遗的独特魅力,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奠定基石。
大理州鹤庆县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历史,早在唐朝南诏时期,新华村就有了以银器为主的金属手工艺品加工制作技艺,目前,鹤庆县有900多户从事银器制作,直接从业人员1300多人。
大理凤仪镇的敬天村,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烧窑制陶历史,其后山仍保存着很多古老的窑址,荒草林间四处散落着年代远近不一的碎瓷片。
栽秧会是大理地区的一种农耕文化特征浓郁的传统民俗活动。
面对当前环境,剑川石雕行业要转变观念,要不断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技艺、打造精品,才能更好地振兴剑川石雕。
多年来,董志明严守白族传统制陶工艺核心,创新产品式样、种类,走出了一条剑川黑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起来体验吧!
如今的青云村,已有4支农村业余打歌队,有国家级、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3名,他们都和茶春梅一样,秉承“传道授业”的理念,让巍山彝族打歌“薪火相传”。
当小锤的敲击声响起,被称作“银都水乡”的鹤庆在晨光中苏醒,非遗传承人们忙碌的一天,再次拉开序幕。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手工艺人的别样人生,他就是宾川县大营镇排营村的民间艺术大师李兴成。
甲马在文化标本和文化符号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透过冉冉香火,我们把心事道与天地聆听,将期许寄托于袅袅而升的氤氲,无论埋下怎样的伏笔,一切所求所愿,皆是心诚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