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非遗进校园活动来啦!

发布时间:2022-05-13
文章来源:剑川县文化馆 作者:刘榕杉 点击数:2837

5月13日,为促进非遗知识普及,加强幼儿对剑川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由剑川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化馆、金华镇中心幼儿园主办,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承办的2022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金华镇中心幼儿园。

1、课堂讲解

剑川被誉为“土陶之乡”,剑川白族土陶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古老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剑川下辖5镇3乡,陶器是剑川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皿。长期以来,甸南的民间就一直从事陶业生产。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剑川土陶传习所于2019年12月成立,坐落于剑川县甸南镇天马村,传习所占地总面积2亩,位于剑川县甸南镇214国道旁剑川董月畅黑陶有限公司。传习所建筑面积1500多平米,为两院木结构的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用以展示制陶加工工艺流程,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感受白族传统手工制陶。

活动现场,来自剑川白族土陶传习所的传承人老师手拿自制瓦猫向小朋友和教师介绍了土陶的相关知识,生动的讲解让小朋友们掌声如潮。



2、活动实操

在学校老师和传承人老师的帮助下,金华镇中心幼儿园大班学生代表及教师35人参加了活动实操环节。通过小朋友们亲身体验,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在实操活动上,小朋友纷纷发挥个人想象力,把手里的泥塑造成一件件活灵活现的土陶作品,过程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拉胚体验

在经过实操活动后,小朋友基本学会土陶塑形,在传承人老师的带领下,向小朋友和教师展示了土陶拉胚过程。在传承人老师熟练地操作下,土陶杯、土陶碗慢慢呈现。


通过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展示了剑川白族土陶制作技艺,不仅丰富了金华镇中心幼儿园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孩子们对剑川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为幼儿了解剑川非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幼儿了解非遗,走进非遗,真正地感受到剑川非遗的独特魅力,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奠定基石。

来源 剑川县文化馆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