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12月3日,下关一中初中部把非遗技艺搬进课堂,联合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理州群众艺术馆,通过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多彩非遗技艺进校园”活动,把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射弩如今是一项民间的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刘春丽始终坚持创新,将布扎做得更时尚。
12月2日19:00直播间不见不散
近日,宾川县大营镇及周边的木匠师傅、非遗文化爱好者和各族群众们欢聚一堂,在萂村杨文泽农民博物馆倾听80岁高龄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杨文泽老师,现场教授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十年时间的大理让我们看到了淬炼、坚忍、革故鼎新,所有的变化都积淀成美好。
传承非遗,留住“乡愁”!
11月13日下午,大理州群众艺术馆联合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在群艺馆五楼多媒体教室举办大众美育系列活动之非遗技艺“甲马”认知与体验公益培训。
11月12日,2021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保护工作培训举行。
11月4日,洱源县非遗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在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会议室举行。
非遗兴趣班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有效促进了永平县非遗进校园工作,对普及非遗知识,传承非遗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注
这种发展和演变,正在大理发生着,并悄悄的改变着非遗的现在和未来:生活无处不在,非遗无处不在。
在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的帮助下,2019年,瞿标祥被评为大理彝族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妻子瞿银果被评为大理彝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大理彝...
现今,仅有永平县傈僳民间还保留有原始完整的割绣技艺,被列入大理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