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话苍洱
小小讲解员培训班
精 彩 回 顾
这个夏天,苍山洱海畔的文化殿堂——大理州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小主人翁”!
2025年7月8日至11日,为期四天的“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火热开启。怀揣着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无限好奇,孩子们化身“大理文化小使者”,踏上了一段趣味与知识交织的成长旅程。他们用童真的视角触摸大理的千年文脉,用清亮的童声讲述家乡的动人故事。快来看看这趟奇妙之旅的精彩瞬间吧!
Day1:启程!博物馆初体验与指尖上的农耕记忆
7月8日,阳光正好,大理州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正式扬帆起航!开营仪式上,孩子们兴奋地领取了博物馆精心准备的文创笔记本,小脸上写满了期待,这可是记录他们“文博修炼”的专属宝典哦!开营合照仪式过后,专职讲解员化身“引路人”,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博物馆奇妙漫游。从石器时代的远古足音,到南诏大理国的辉煌印记,一件件沉默的文物在讲解中“活”了起来,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小手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下午的重头戏,社教部张亚敏老师带来了超有趣主题研学活动——《陂池水田里的大理农耕文明》。
观看完央视的视频《文脉春秋·大理篇》,带着刚学习的知识,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研究员”,一头扎进展厅,仔细端详着出现在视频里的“明星文物”,看那些讲述古老农耕故事的陶器文物。看够了?那就动手画下来!画完了?“手工达人”的超轻黏土登场!揉一揉,捏一捏,搓一搓,孩子们的小手仿佛有魔力,把陶水田模型上的水田、沟渠、水生动植物统统“复制”出来,大家制作的鸭子、荷花、青蛙、小鱼形态各异却充满童趣。指尖上的大理农耕史,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被“捏”进了记忆里!
Day2:字正腔圆!普通话修炼进行时
想当好讲解员,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是基本功!7月9日上午,拥有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的马晓秋老师闪亮登场,带来干货满满的《普通话基础及运用》课程。
马老师像一位声音魔法师,耐心地一一“捕捉”孩子们不小心溜出来的方言小调,“这个音要翘舌哦~”“那个声调再扬起来一点~”“这里要加重音”。老师还示范讲解了《张胜温画卷》,一时间,教室里,“a-o-e”的练习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小舌头努力地打着转儿,目标只有一个:让讲解更动听!
下午,修炼完“声音武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冲进展厅,开启“实战演练1.0版”!第一次站在展厅里背诵讲解词,难免有点小紧张,声音忽高忽低,小眼神偷偷瞄着老师。但没关系,迈出第一步就是最棒的!讲解员在旁细心指导,鼓励的声音像春风:“对,就是这样,内容要再下去熟悉和补充哦。”
Day3:举手投足皆风范!讲解礼仪修炼手册
7月10日,修炼继续!上午的课堂迎来了重量级导师——云南省金牌讲解员何七美老师,她带来的《讲解礼仪规范》课,简直是“小小讲解员气质速成班”。
站姿要挺拔如小松,手势要优雅不夸张,眼神交流要温暖又自信……何老师亲身示范,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范儿。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挺直小腰板,练习着“大家请往这边看”的指引手势,瞬间感觉“讲解员气质”蹭蹭上涨!连走路都自带“文化传播者”的气场了呢!
下午,带着新鲜出炉的“礼仪秘籍”,孩子们再次走进展厅,信心满满地开启“实战演练2.0”!声音更洪亮了,站姿更挺拔了,小手比划起来也更有章法了。路过的游客叔叔阿姨投来赞许的目光,让孩子们心里美滋滋的,讲解起来更有劲儿了!
Day4:博古通今大考核!童声绽放展风采
7月11日上午,社教部主任杨枫老师压轴登场,带来一堂精彩的《大理历史文化概述》。杨老师像一位博学的故事大王,将大理的先民智慧、南诏大理的风云变幻、考古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为孩子们几天的知识碎片穿针引线,构建起更清晰的大理历史画卷。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小脑袋里装满了家乡的“文化宝藏”,为下午的终极挑战做足了准备!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修炼成果检验的时刻。经过几天密集的知识充电、技能打磨和实战演练,孩子们早已摩拳擦掌。他们分组走进展厅,站在自己熟悉的展板前,深呼吸,开口——童声童气却字正腔圆的讲解流淌出来,小手坚定地指向展板细节,眼神自信地与观众交流。那份专注和认真,俨然就是真正的“历史代言人”!许多孩子表现超乎预期,讲得清晰流畅,仪态大方得体,赢得了现场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一致点赞:“太棒了!声音再大一点就更棒啦!”
收获时刻,甜蜜绽放
考核的紧张刚刚褪去,惊喜的甜蜜立刻涌来!每一位顺利完成挑战的小小讲解员,都光荣地获得了大理州博物馆颁发的“勤学小蜜蜂”奖项证书!这不仅是对他们四天来勤奋学习、勇敢实践的肯定,更象征着他们像小蜜蜂一样,在文化的百花园里辛勤采撷知识的芬芳。孩子们手里还捧着博物馆特制的精美文创纪念卡片,上面印着博物馆的珍藏和风光,这份独特的纪念品让收获的喜悦加倍,小小讲解员的小脸蛋上,笑容比洱海边的阳光还要灿烂!
薪火相传,未来可期
四天的“小小讲解员”之旅圆满落幕,但这颗热爱文化的种子才刚刚破土发芽!令人惊喜的是,结营仅仅几天后,7月15日,我们第一批“毕业”的小小讲解员们就已经正式上岗啦!他们穿着大理州博物馆的志愿者服装、佩戴着扩音器,自信地站在展厅里,用这几天学到的本领,为游客们讲述家乡大理的动人故事。
正式上岗
看他们从容讲解的小模样,谁能想到几天前还是初次尝试的“小萌新”呢?大理州博物馆的老师们看着这群展翅初飞的“小蜜蜂”,满心欣慰。你们的声音或许稚嫩,却饱含真诚;你们的脚步或许尚小,却坚定地走在文化传承的路上。苍山洱海听见了你们的童声,大理州博物馆的文物因你们的讲述而焕发新生。
结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你们带着这份对家乡文化的热爱,继续探索,勇敢表达,将大理的动人故事讲给世界听!大理文化的未来,因你们这群勤劳又闪亮的小小讲解员而更加闪耀!
来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责编 张楠 卢格(实习生)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