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云南非遗过大年 | 这个春节,洱源为您准备了一场非遗文旅盛宴

发布时间:2025-01-20
作者:康莞悦 点击数:10822

洱源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地方,这里蕴藏着无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大年来洱源,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等您来体验。

凤羽砚台:凤羽砚台产自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悠久的加工生产历史,是凤羽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重要见证。凤羽砚易于磨墨,光泽深沉,涵养水分,砚盖凝珠,有墨不腐,磨出的墨汁具有流利铮亮等优点,曾被《中国书画报》作为名砚介绍。

体验地址:云南省凤羽砚文化艺术馆 凤翔书院

霸王鞭:“霸王鞭”是一种在白族群众中非常普及、非常受欢迎的民间舞蹈,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境内流传甚广,在当地白族人的生产和生活中都会见到跳这个舞蹈的身影。2017年,白族霸王鞭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体验地址:凤羽镇

洱源白族唢呐: 洱源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大不相同,其木管的背面无音孔,吹奏者可以边走边吹,走十几里而乐曲不断。洱源唢呐乐广泛应用于白族地区的生产劳动、婚丧喜庆、戏剧舞台、民俗节庆和宗教礼仪等各种场合,传统曲目极为丰富。2008年,洱源县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白族唢呐艺术之乡”。2017年,“洱源唢呐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体验地址:松鹤村

乳扇:乳扇,流行是于大理市、洱源县等地的传统扇形乳制品,特别是以洱源县邓川地区出产的为佳品。洱源水草丰腴,盛产乳牛,有“乳牛之乡”之美誉,早在清代初期,当地的白族人民就掌握了用鲜牛奶制作乳扇的技艺,洱源产的乳扇,色黄白,形如扇、色鲜味美,营养丰富,质地厚实柔嫩。用这种乳扇烹制出来的熟品,颜色鲜黄带红,奶香四溢,催人食欲。乳扇吃法,多种多样,有油煎撒盐、水烤蘸糖、生吃蘸糖等,既是大理地区招待宾客的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2022年,乳扇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验地址:洱源县各乡镇餐饮饭店 邓川镇

洱源雕梅:大理州洱源县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雕梅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也是一种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洱源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据史书记载,远在唐代南诏时期,人们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当地白族姑娘从小就学习制作雕梅,因此这项手艺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2022年12月,洱源雕梅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验地址:松鹤村

火烧猪生皮:火烧猪生皮是白族特有的地道美食,做法是将整只猪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芫荽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佳肴。火烧猪生皮,已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验地址:洱源县各乡镇餐饮饭店

凤羽小白糖: 凤羽小白糖是以凤羽优质大米和麦芽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传统糖类小吃。其色白如雪,质地柔软,富含麦芽糖质。一般成饼状,取食时,或以硬物轻击之,则龟裂成小块,分食之;或以火烤之,以手轻拉,则形成丝缕,随食随拉,含糖在口,香甜柔软,耐人咀嚼,满口生津。凤羽小白糖,已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验地址:洱源县凤羽镇凤翔村民委员会

在春节期间,洱源县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民族歌舞表演等,让您充分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在这些活动中,您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可以参与到其中,与当地人一起欢庆佳节。

体验地址:洱源县各镇乡

此外,2025年1月22日至24日,在大理地热国还有非遗集市,在市集期间开展非遗对话、非遗书籍分享、非遗技艺体验、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售卖等活动,在洱源的非遗市集上,您可以挑选到各种特色好物和文创产品,同时,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们也会在现场进行表演和教学,您可以近距离感受到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

体验地址:大理地热国

过大年来洱源,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您将感受到那份来自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到那份与众不同的年味。所以,不妨收拾行囊,踏上这场充满文化韵味的旅程吧!

来源 洱源文旅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