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焕发新生 传承文脉——大理州图书馆积极推进古籍修复工作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吴珂 点击数:2154

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大理,人杰地灵,典籍荟萃。自汉唐以来,记载大理史事之书,卷帙浩繁。大理文献典籍不仅是大理人民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抢救、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美丽幸福新大理,不仅是大理文化保护的需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染纸)

大理州图书馆古籍特藏室现收藏有889种10483册线装书,其中古籍文献218部2163册,其余为民国时期线装书。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与投入下,古籍保护环境得到很大提升,保护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设有古籍书库,库房环境及设施设备配置逐步改善,全部古籍均采用具有较好防虫避蠹效果的樟木古籍书柜入藏,补充完善了古籍文献保护制度,使古籍保护工作有章可循。现设有本科文化程度、中级以上职称的专职管理和研究人员4人,其中有3人分别参加过古籍整理、古籍普查及古籍修复技术培训。

(拆书)

2023年大理州图书馆完成古籍修复工作室筹建,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大理州图书馆馆藏古籍修复工作方案》,正式开启馆藏古籍修复工作。古籍修复是一项极为严谨的工作,给古籍定损、制定修复方案、拍照、除尘、配纸、拆书、修补书叶、喷平压实、裁切折页、捶平装订等步骤缺一不可。在古籍修复室,修复人员从调浆糊开始了一天的修复工作,用小刷子扫平书叶,打开书叶褶皱,用毛笔在破损的四周涂上浆糊……至今已完成《协纪辨方》《李诗补注》的古籍修复,共计修复书叶400余叶。从初认识修复工具到熟练掌握工具,从对“补纸”的毫无概念到熟练地辨别和运用补纸的光毛与帘纹,残破复杂的蛀洞,转化为修旧如旧的书叶。

(裁书皮)

古籍修复让古籍焕发新生,后续可通过数字化及线上线下展示,使更多人领略其内容及装帧之美,发现古籍的魅力,为促进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可能性。同时此次古籍修复实践的探索,积累了修复经验,为今后的修复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大理州图书馆将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各类古籍资源在活态记录、信息数字化、多媒体介质传播、修复传习研究等方面,探索形成新的保护与传承路径,让丰富的馆藏古籍文献资源活起来,使古籍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来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责编  吴珂

校对  汤雁玲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