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大理州博物馆人气持续上涨,“到博物馆去”感受历史文化、乐享假期,成了节日新风尚、新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效能,大博延长了开放时间,假期共接待参观游客13107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30.08%。
为更好地保障游客的参观体验,大理州博物馆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国庆节假期志愿服务,来自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志愿者团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为祖国献礼,成为博物馆一道温暖而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讲解之旅,传递文化之美
国庆佳节,喜庆氛围洋溢,为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我馆的馆藏文物和历史文化,我馆提供定时公益讲解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讲解志愿服务,让大家在了解文物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国庆期间共进行14场定时公益讲解,服务观众500余人次,展现了志愿者们的专业素养与热情服务。
助力社教活动,探索中华文化
为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识,我馆在国庆假期开展了“与‘龙’的奇遇”主题社教活动,志愿者们积极热情地协助观众兑换大理州博物馆纪念卡片500多张。本次活动结合了趣味性与教育性,通过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参与者深入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象征意义。
开展多样服务,营造文明形象
为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需求,志愿者们积极提供前台咨询、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她们身着志愿服,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坚守在游客中心和停车场,他们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观众营造温馨愉悦的假期参观体验。
10月6日,志愿者任雪敏、周梦雨在休息区捡到游客遗失的物品,经过仔细寻找与联系,第二天将物品寄还给失主,并获得了游客的好评和感谢。志愿者让拾金不昧这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志愿服务里得以体现。
国庆假期,大理州博物馆志愿者以“志愿红”为底色,默默坚守在服务的最前沿,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让每一个来到大博的人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在无私奉献中,深刻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内涵。
来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责编 吴珂
校对 汤雁玲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