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真理所在,即趋附之——施滉清华毕业一百周年纪念展”在大理州博物馆开展

发布时间:2024-10-01
作者:杨金敏 点击数:3296

为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9月30日,由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中共大理州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大理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真理所在,即趋附之——施滉清华毕业一百周年纪念展”在大理州博物馆开展。


施滉(1900—1934),云南大理洱源县人。中国早期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清华早期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

1900年,施滉出生在洱源县城北门外一户贫苦的白族教师家庭,1913年考入云南省军医学校学习。1916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1917年,施滉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学校,倡导创立了清华园第一个进步社团——“暑假修业团”,积极投身“五四”运动。

1924年7月,施滉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在旧金山旅美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中成立进步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声援国内革命斗争。1927年初,他加入美国共产党,当选为美共中央中国局首任书记,是清华第一位中共党员,被誉为“清华大学最有光荣的儿子”。“中国工农阶级与旅美华侨大联盟”由施滉等人在美共的指引下创立,《国民日报》也由施滉等人筹备。他还陆续在加拿大、美国、古巴等国组织“反帝大同盟”活动。为了纪念施滉,美国共产党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施滉纪念日。

1930年,施滉回到中国后,前后在中共中央特科秘书处、翻译科、上海工会、香港海员工会等地供职。后被调派到河北,前后担任过河北省委委员、省委书记与宣传部长。1933年冬,由于叛徒出卖他被捕,1934年春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

本次展览分为“苍洱毓秀 少年自强”“清华举火 唯真信仰”“国际共运 薪火相传”“舍身取义 血撒雨花”四个篇章,通过20余块展板、60多幅珍贵图片,展示了施滉从滇西白族少年逐步成长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并通过大屏幕视频播放,再现了施滉烈士光辉形象和他背后的感人故事。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胸怀天下,追求真理,勇于实践,不惧牺牲,施滉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真理所在,即趋附之”的铮铮誓言。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4年9月30日至10月14日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逢节假日正常开馆)

展览地点:大理州博物馆第三展厅

大理州博物馆诚挚地邀请广大观众前往观展,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在展览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 大理州博物馆

责编 杨金敏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