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漾濞 · 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

发布时间:2024-09-13
作者:汤雁玲 点击数:3550

茶马古道是指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这条国际大通道,直至抗日战争最严峻时期,还发挥着重要作用。茶马古道除川藏、滇藏、青藏主要干线外,还包括了若干支线,漾濞县境内茶马古道属滇藏线上的重要部分。

(平坡栗子园至上坝田段)

县境内的茶马古道长60余千米;起自平坡四十里桥,沿西洱河、漾濞江蜿蜒而行,经合江铺(现大合江)、平坡栗子园、券桥河、上坝田、鸡邑铺、金牛街心、驿前铺、下普、下街、上街至云龙桥以后,一条经过云龙桥向西延伸而去、一条顺江而上往洱源方向北去。向北一条经淮安屯、大堡子、桑不老、甘屯、脉地老街子、安南,止于漾濞洱源两县交界的乌梢箐,全长约60千米。

(漾濞云龙桥)

其中平坡镇四十里桥至上街云龙桥一段为茶马古道、博南古道共同路段,在漾濞统称为博南古道;上街云龙桥东桥头往北至剑川甸南的茶马古道俗称漾剑驿道;过云龙桥往西,经石竹、罗里密至云龙诺邓的古道旧时统称盐米古道或漾云驿道。自古以来,博南古道、漾剑驿道、漾云驿道是漾濞县最主要的三条对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洽、迁移的通道,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3月,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在漾濞县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五个路段:

一是平坡镇大合江街心路段:保护范围从东边街口与入村公路交接口至西边街尾弯道处现有道路,全长267米,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一致。

(茶马古道上街云龙桥段)

二是平坡镇栗子园至上坝田路段:保护范围起自栗子园村民小组李伟户西侧沟沿,过券桥河至东南面与上坝田村民小组公路交接处(包括券桥原遗址),全长550米;建设控制地带:原路两侧外5米内范围。

(平坡栗子园至上坝田段)

三是苍山西镇金牛村烂泥箐路段:保护范围东起松林村民小组杨树明户西北围墙拐点,西至金牛街心村民小组罗光明户东面20米处路段;全长164米;建设控制地带:原路两侧外5米内范围。

(金牛村烂泥箐段)

四是县城博南路段:保护范围东起云集场与县城老公路交汇口,西至云龙桥古井北侧40米处现有路段,全长约7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一致。

(县城博南路段)

五是苍山西镇下街村双磨巷:保护范围从东巷口与老公路交接处至西巷尾与老公路交接处现有路段,全长526米。

(下街双磨巷段)

来源 漾濞文旅

责编 汤雁玲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