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大理 · 风物 | 白族扎染:岁月沉淀的蓝白艺术

发布时间:2024-08-29
作者:康莞悦 点击数:14695

白族扎染是大理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染通常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如蓝草、红花、栀子等,通过“扎”和“染”两个主要环节赋予作品柔和的色彩和独特的质感。由于手工制作的不可复制性,每一件扎染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白族人民将这一技艺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相结合,用双手创造出蓝白相间的布匹。独具特色的扎染图案和风格,是白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结晶,象征着苍山洱海的宁静与深远,以此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白族扎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在宋代《张胜温画卷》中有人物穿着扎染纹样的服饰可考,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扎染技艺最初兴起于中原地区,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这一工艺逐渐传播到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在云南的大理地区扎根发展,成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喜洲的周城,素有“民族扎染之乡”之称,蓝白两色在这里随处可见。春日午后,走进阳光洒满院落的白族民居,就可看到院子里的人们在此体验手工扎染,大家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扎花,轻松愉快。院子里的摆满了染缸,周围晾晒着各式扎染成品。洱海波纹的方块随风飘动,与大理的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屋内的扎染的工具和扎染成品整齐的成列摆放着,不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

院子的主人段树坤正经营着这家名叫“璞真”的扎染博物馆,同时他也是白族扎染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不仅让这一技艺可见度、认知度得到提升,也激发了段树坤更加深入地保护与推广的热情。

2008年,段树坤和妻子段银开(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一起收购了大理周城民族扎染厂的老厂房,并将其改造成了具有典型白族民居风格的扎染坊和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布局,还通过收集大量的扎染藏品,成为了全中国第一个以扎染为主题的博物馆。

(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族扎染的历史与工艺,段树坤夫妇将这个博物馆设置为公益性机构,免费向游客开放。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参观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一珍贵的传统技艺,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白族的扎染文化。正如段树坤所说:“我们博物馆通过以以免费开发的方式来吸引更多游客,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扎染的历史和流程,使得扎染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

(游客在做扎染体验)

周城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着扎染技艺,村中随处可见晾晒的扎染布,所以在周城老一辈都有“女扎花,男染色”说法,扎花是扎染过程工序中最核心的部分。由于年轻一代逐渐离开农村,扎染某些扎花的手法的技艺较为复杂其核心技术面临着断层和老龄化的现象,为了守护部分已经失传的传统扎花手法,从2012年开始,段树坤夫妇就推出了免费教学培训班以每年两期,每期40人的形式展开。

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扎染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必然之路。从重建家族扎染坊到如今博物馆的成立,如今每年已经接待中外游客近20万,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给段树坤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将扎染的形式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服饰和家居用品,更走向了时尚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等新的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宣传和销售。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还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段树坤(中)在悉心教授徒弟)

近年来,随着“扎染热”风潮的到来,大理喜洲周城村扎染逐渐走上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以璞真扎染博物馆为例村中设立了多个扎染作坊和体验中心,据初步统计已经超过200家。许多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振兴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周城接待游客的人数逐年增加,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接待量更为可观。

在激发村子活力的同时,“扎染热”风潮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58岁的王阿姨是周城村人,王阿姨开心的说:“因为近几年扎染的发展,对扎染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多了起来,让我们能够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据介绍,周城扎染的发展使得“扎染+旅拍”“扎染+咖啡”“扎染+研学”等模式应运而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很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段树坤在向研学的师生介绍白族扎染)

扎染那一抹抹蓝白交织的布匹,如同大理的洱海与苍山,绵延不绝,诉说着千年不变的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扎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对一项技艺的守护,更是对白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敬畏与珍视。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延续,在延续中发展,扎染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才能更好的推动文旅共融,才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让乡村振兴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姿。

愿大理的白族扎染,如同那缕缕青蓝,染尽世间繁华,绽放永恒之美。

来源 大理非遗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