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
2024年1月
大理州群艺馆
都有哪些美育活动安排吧!
活动一:成人丙烯装饰画体验
抢票时间:1月4日20点
活动二:大理非遗学堂——成人锔瓷体验
抢票时间:1月9日20点
活动三:儿童陶艺制作体验
抢票时间:1月10日20点
活动四:2024年“全民艺术普及·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第五期)
抢票时间:1月12日20点
1月份活动很丰富、活动很紧凑!
各位市民朋友、小朋友
认真看、仔细选,
合理安排好时间,
记得定好闹钟准时抢票哟!
各活动亮点往下看
↓↓↓
活动一
成人丙烯装饰画体验
没有美术基础,可以画丙烯装饰画吗?可以,无论你是有美术基础还是0基础都可以画出一幅让您满意的画作。
1月6日早晨,我们一起相约在洱海边,微微海风、潺潺浪声相伴,跟随赵焕老师团队一起绘出2024年的第一幅丙烯装饰画,写上新年展望及祝福,送给自己一件新年礼物。
活动时间:2024年1月6日9点
活动地点:赵焕油画艺术空间(生态廊道入口800米处)
活动对象及人数:喜爱绘画、装饰艺术的成年市民朋友均可报名参与,人数限制35人(包含2名文旅志愿者)。
报名时间:1月4日20点开启活动抢票通道,敬请关注“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活动信息。
授课教师:赵焕,女,白族,现为云南省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2018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进修于清华大学,擅长写实油画,抽象油画。
活动二
1月“大理非遗学堂——成人锔瓷体验活动”
中国有句歇后语,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锔瓷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锔瓷匠人以独具的慧眼,独到的匠心,艺术性地锔补修复破损残缺的陶器瓷器。经过锔瓷匠人的二次创作、巧妙设计,一件件沉淀着时光记忆和岁月磨痕的老旧器物重获新生,焕发光彩,圆满成全至“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崭新境界。
1月13日,跟随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文壮举老师一起亲手体验茶盏锔钉修复技艺,感受锔瓷的非遗魅力!
活动时间:2024年1月13日14点
活动地点:大理州群众艺术馆五楼培训教室
活动对象及人数:喜爱手工制作的成年市民朋友均可报名参与,人数限制20人。
报名时间:1月9日20点开启活动抢票通道,敬请关注“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活动信息。
授课教师:文壮举 ,大理沐雨堂创始人,大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技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师,云南省锔瓷技艺大师,多件作品被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大理州博物馆,大理州非遗博物馆永久收藏。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活动三
儿童陶艺制作体验
瓦猫作为云南传统民居特有的建筑装饰,以前只能蹲坐在屋脊上。随着时光变迁,现在的瓦猫不仅仅置于建筑物上,还可以是文创、装饰挂件、精致工艺品,还可以是小朋友书桌上的非遗手工艺作品,和我们一起用陶土动手制作一件瓦猫陶艺作品。无需等待,做好即可带走,“让爱不再等待”!
活动时间:2024年1月14日14点
活动地点:大理州群众艺术馆五楼培训教室
活动对象及人数:喜爱陶土制作的8-16岁的青少年均可报名参与,人数限制40人。
报名时间:1月10日20点开启活动抢票通道,敬请关注“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活动信息。
授课教师:董建华,男,白族,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制陶工艺,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后,2014年创办“敬天陶坊”,2019年至今创立“敬天窑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大理陶器制作、推广和传承等工作。2019年获得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授予的“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称号,现为云南省舞台美术协会会员、大理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致力于大理陶器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四
2024年“全民艺术普及·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第五期)
本期“全民艺术普及·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特邀云南民族大学纤维艺术工作室团队共同开展,专业权威的教学团队精心设计、重磅推出白族服饰文化深度研学主题,以白族服饰中的图案和隐藏的文化意义为入口点,分为衣装秘语、图案的智慧、蓝白之上、万物有灵、多彩衣装五个研学课程,专业化课程设计、独一无二的研学盛宴,力求“研有所获,游有所乐,学有所得”。
活动时间:2024年1月22日至27日
活动地点:大理州群众艺术馆五楼培训教室及外出研学
活动对象及人数:喜爱白族服饰、手工制作、对民族文化或服饰感兴趣的9至16岁学生均可报名参与,人数限制50人。
报名时间:1月12日20点开启活动抢票通道,敬请关注“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活动信息。
授课教师:杨智瑾,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纤维艺术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纤维专委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艺美术设计专门委员会委员。
授课教师:黄蓉,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工艺课程的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纤维艺术工作室简介:云南民族大学纤维艺术工作室依托云南本土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以云南特色民族民间工艺研究、保护、传承、创新设计为核心,结合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从事实践性教学研究。近五年纤维工作室参与完成的项目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纺织技艺科普绘本》、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云南民族工艺课程体系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跨境民族手工艺整理与传播交流研究”。工作室师生近5年参与国际级、国家级比赛、省级等专业比赛和展览获奖30余项。
来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
责编 汤雁玲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