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歌)初评活动在内蒙古乌海举办。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20支队伍齐聚乌海,20首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歌作品在初评活动中上演,这些作品注重原生态呈现,彰显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风格显著,体现了时代精神。其中,剑川白曲《东山放羊调》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歌)初评评选,云南省有2个节目入选此次活动。
剑川白曲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曲调美、质量高、品种全、流传广而著称于世,于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川白曲有三腔之分,即高韵白曲、中韵白曲、低韵白曲(分别配置高平调、中平调、低降调的唱词)。
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阿鹏艺术团的《东山放羊调》,采用流传在剑川东山的东山调为主要素材进行创作。其曲调高亢悠扬,旋律跳跃跌宕,富于变化,充满山野韵味,体现了白族青年男女在生活中以歌传情、相互逗趣的情景。
据了解,今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布《关于征集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 (民歌)初评作品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民歌)。本次初评活动参评作品就是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协报送的51个民歌作品中组织专家评委筛选而出的,共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近十个民族的20个民歌作品,参评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民歌表演的最高水平。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共设4个奖项: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与电影“百花奖”、书法“兰亭奖”、戏剧“梅花奖”、音乐“金钟奖”等同属中国文艺的最高奖项,自199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先后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为促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推动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道多一点
《东山放羊调》汉语歌词大意:
放羊妹子家何方,妹子家住沙溪乡
羊群可否见妹子,我见羊群在山岗
春风吹到南山岗,羊吃庄稼结姻缘
同我一路回家去,结伴同行共回家
小心肝,你到之处我也到
你去之处我也去,就像相约好
你去之处把我念,我去之处把你想
今日哥妹喜相逢,结成并蒂花
姜宗徳,男,白族,1965年7月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兴水村人,从小酷爱民间民歌。2004年,姜宗徳获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最佳歌手奖,被国家文化部聘为“特聘民间歌手”;2018年5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剑川白曲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宝妹,女,白族,1978年9月生于被誉为“白族歌城”的石宝山石龙村,从小就受到了白曲艺术的熏陶。2004年8月,李宝妹在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荣获全国最佳歌手奖;2010年5月,李宝妹被云南省文化厅公布为剑川白曲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美溶 文
资料图来源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