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Sue第一次去南非,是2018年3月。那是我们解锁非洲大陆的第一站,也是我们多年来念念不忘的地方。我不止一次和别人提起,开普敦是我去过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


疫情的三年来,曾经满世界跑的我们,也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云南。我和Sue搬到大理,租下了一处白族老院子安顿下来,又在洱海边的村子,开了一间私人旅行博物馆,用来存放对世界的想念。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无心插柳,居然成为了我们和南非“再续前缘”的引线!那么......在这儿骄傲地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小小博物馆,竟然办了场南非国家旅游局的分享会~

从去年夏天马蜂窝的朋友第一次跟我沟通起这个合作,到十一月因疫情被迫临时取消,再到过完年火速推进,这半年我的心情也是随之起起伏伏。最后能把这种一般只会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举办的发布活动,落地到大理的小村子里,南非旅游局和马蜂窝的伙伴们真心都付出了好多的辛苦努力。

这次活动的概念,是把我们博物馆的不同空间,划分成三大主题区,分别呼应南非这个国家的自然与文化特色:
起源·纯粹自然
利用开阔的花园空间,融合非洲野生动物的1:1等比布置道具,还有我们的露营装备,展现非洲的自然风貌、野生动物生活和游猎文化。



生长·多彩人文
充满异域风情植物的沙漠旱景区、黄色咖啡馆以及树屋区域,呼应非洲的原生人文环境。在这里演奏非洲鼓、非洲舞蹈以及使用非洲乐器演奏一些自然音乐。还有手绘老师,在树屋下给大家的皮肤上彩绘非洲图腾。总之尽可能带来比较沉浸式的非洲本土文化体验。




发展·此刻新声
除了这些传统印象中的非洲风情,南非还有非常现代多元以及艺术感的一面。我们的“鼹鼠咖啡厅”被改造成影音空间,一楼欣赏南非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二楼放映有代表性的南非电影。一边远眺苍山,一边聆听南非之音,绝对是限量版的体验了!




除了这三个展区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空间:
南非mini博物馆

其实我们这个收藏着世界各地旅行故事的空间,正是这次会吸引南非旅游局的伙伴进行这次合作的最初因素。利用我们在南非旅行带回的收藏品,打造出一个真实的,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南非体验空间,哪怕只是小小的一角,也有着与纯线上分享完全不同的意义。
于是我们摆上了南非的红酒与帝王花,挂上我们在南非旅行的摄影作品和南非老地图,放上“南非国礼”祖鲁人的手编罐,还有一些有着南非记忆的旧物:比如六十年代的硬币、七八十年代的邮票,170年前出版的南非旅行书籍等等,再搭配南非国宝级音乐家的黑胶唱片,希望让每一个到来的客人,都能零距离感受到来自这个远方国度的气息。






注意啦,「南非Mini博物馆」从即日起将限时开放1个月,如果这期间你刚好在大理,欢迎来参观哦~
这次活动除了马蜂窝的代表同事们,南非旅游局的代表Holly,还有一位“重量级嘉宾”——南非旅游局亚太区首席代表Mansoor Mohamed先生亲自光临,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整个空间,记录着关于南非和博物馆的点滴。



我带着他讲解了博物馆的改造过程,分享了我们的旅行故事和理想,也从他的鼓励和支持中获得了很大的动力。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大理市银桥镇宣传部门的领导以及大理本地的媒体朋友们,一起在博物馆的小客厅里畅谈南非的旅行体验,交流对南非可持续性旅行理念各自的理解。说心里话,从建立这个博物馆的第一天起,我就期盼着它能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空间,一个承载大家旅行梦想和热情的据点。




没想到,我们真的成功地,把南非,“搬”到了大理。

来源 “酥肉旅行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