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诺邓火腿:藏在深山的美味

发布时间:2023-02-15
文章来源:“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代汪媛 点击数:16063

非遗大理行

火腿腌制

霜落之后,气温骤降

时间仿佛被冻结一般

流淌不动

奇妙的凝结,时间准备轮转

山野秘境中

香气浓烈的火腿穿越四季

等候熟成

火腿,通常是指腌制或熏制的猪后腿,实际上除了猪腿外,牛腿、羊腿、鸡腿经过盐渍、烟熏、发酵和干燥处理后也可以归类到火腿的行列。火腿起源于中国唐代以前,古汉语所特有的意境美感赋予了火腿另一雅称——兰熏。火腿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度的脂肪,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具有食疗的功效,烹饪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在保鲜手段多元化的今天,贮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然而历经岁月凝练的火腿依然在餐桌上大放异彩,它香气浓郁,咸鲜甘甜的滋味受到各地人们的青睐,把鲜肉修炼成火腿,南北方工艺异曲同工,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不谋而合。

云龙诺邓,名噪一时的火腿产地,以火腿为生计的人家不在少数。李天嗣虽然和火腿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然而在过去,“造者难食其味”却是那段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

每逢霜降之后,李天嗣就要带着儿子到农户家选购品相好的土杂猪。李天嗣的关注点只在猪的后腿,要求肉质紧实且含脂肪较少,挑选到优质的原材料,是制作火腿的必要条件。

李天嗣家在诺邓的山上,这里海拔高,空气流通好且气温较低,适宜火腿的发酵与贮藏。

先挤出腿中残留的血水,能保证腌制的肉里不夹杂异味。接着在猪腿上抹一些白酒,酒精能促使火腿更快的发酵,同时也能获得一些更奇妙的滋味。

盐分的拿捏最关键,用盐不足容易腐坏,用盐太过则阻碍生腿脱胎换骨进化成火腿。祖辈相传的经验,加上自己三十多年的实践,李天嗣下手自有分寸。为何诺邓火腿的风味独树一帜?这得从盐来说起。

诺邓以往叫“诺邓井”,“井”即盐井。云龙自古以来以出产优质井盐闻名,在诸多盐井中,“诺邓井”最出名。诺邓井盐不含碘,却含有丰富的钾,有利于健康,且浸透效果非常好,是腌制肉类的绝佳选择。

腌制好的生腿放入库房开始发酵,李天嗣时刻监控着这里面的温度变化,保持在12至15摄氏度为最佳。在过去,人们会认为腌制火腿的温度越低越好,然而在零度之后,肉里的水分便不再流动,反而不利于盐的吸收,容易引起腐坏。

一个月以后,生腿“吃”够了盐,便可以悬挂晾晒,开启进一步的发酵之旅。雨季来临,霉菌生成,微生物是这里最勤奋的隐形工作者,在它们的努力下,蛋白质和脂肪得到全面分解,释放出大量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香味物质。熟成之后的火腿,滋味上的表现力竟能激增几十倍。

三年为期,是火腿品质的顶点。在到达这个点之前,火腿内的香味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浓烈,但过了这个点之后,香气就会消散。李天嗣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香味来判断火腿的品质。一条出色的诺邓火腿可以和伊比利亚半岛的火腿平分秋色。

曾经奢侈的食材,如今已变得“平易近人”,经过简单烹煮,火腿即可食用。外皮软糯弹牙,油脂细腻地浸润口腔,咸香在咀嚼间不留余地地释放,这究竟是滋味还是情怀,对于李天嗣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他心中更多的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待。

随着儿子李超开办诺邓金腿公司,李天嗣也成为了厂里的技术指导,他不仅传授给员工们腌制火腿的技巧,并且严格把关每个工艺环节,让这古老村落传承上百年的风味弥久不变,同时这也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诺邓金腿公司开发了品类繁多的火腿产品,包装精美,销往各地。

时间是食物的死敌,时间也是食物的挚友。

为了保存食物,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的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

来源:“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