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中国最美乡愁带】南诏古镇扎染飘

发布时间:2023-02-14
文章来源:“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康莞悦 点击数:11756

扎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分类众多

其中巍山的扎染以典雅精致著称

一匹布究竟是如何完成的蜕变

我们沿着青石板路找寻答案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一种染色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扎染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扎染工艺主要分为扎花和染色两个部分,古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采线结布,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其色斑斓。

扎染技艺流传的地区广泛,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构成了宁静平和的世界,在大理巍山的天空下,素雅的扎染更让这座古城多了几分古朴的意蕴。

熊文杰(巍山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顶着大太阳刚从十里之外的山上采蓝草归来,蓝草能够制取靛蓝染料,而它的根就是著名的中药材板蓝根。熊文杰剪下蓝草叶,将它们浸泡在清水中,要等到靛蓝色素溶解到水里之后,才能制取扎染所需的染料。

在扎和染这两个主要动作发生之前,前期的铺垫环节也很关键,绘制底图是第一步。熊文杰善作画,也爱搞发明,玻璃台面下装着他自制的发光板,有了这个装置,在绘制对称图案时,只需完成一半的画之后将纸对折,依靠着灯光临摹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木槌和特制的圆刃,沿着底画均匀地在塑料布上敲出排列整齐的小孔,这一过程被称作制版,染料会透过这些小孔将底画复制到白布上。

靛蓝类色素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它的水溶液与石灰水相遇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因这种沉淀的颜色蓝中带紫,故其名蓝靛。

将制好的版覆盖到白布上,用蘸有靛蓝染料的刷子在上面均匀涂刷,布上形成一个由点构成的图案。白布有了纹路,就方便扎花了。

巍山扎染的精致细腻,得益于一种特殊的针法——钩扎豌豆,行此针法时要将豌豆包裹进布中,图案形似豌豆,小且密集,需花费大量的手工时间。利用“豌豆针法”制出的扎染,素雅中多了因图形排列而产生的舒展美感,同时意外获得的时尚感让它远销海外,日本人则称这种图案为三浦。

扎花的针法繁多,使用不同的针法可以收获不同图案效果。“火腿纹”扎染是熊文杰的镇店之宝,因其纹路酷似火腿而得名,它的构图纹样复杂、层次丰富,古朴却又新颖别致,为了保证整体呈现的效果一致,只能由一个人完成制作,需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

布要经过缩水脱浆的处理才会变得柔软,原则是水温越高、时间越长,缩水越多。脱浆的最终目的是使布料在日后的洗涤中不产生缩水的情况。

在染色之前,熊文杰要确认染缸里的酸碱度,他的手好比试纸,搓捻之后预估的数值基本上已是八九不离十。碱性越强,染色效果越好,缸里的碱还弱一些,熊文杰要去弄些草木灰回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对蓝染工艺的精辟总结,在多种植物染料中,蓝靛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蓝靛色泽浓艳,牢度极好,用蓝靛染色的服饰不仅耐脏、耐晒、不易褪色,而且越经水洗越鲜艳,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喜爱。

有钱难买出缸绿,敌不过空气的氧化,绿色稍纵即逝,深蓝取而代之。

白布蜕变成为扎染只剩下拆花,熊文杰的脸上平静,眼神里却藏着期待。

门前的路人,总能被扎染的淡雅别致所吸引。一匹古老的染布,如果能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它一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熊文杰的理解中,简洁即为时尚。所谓时,指时间,而尚,则有高尚的意味。时尚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不只是为了修饰,而已经演化成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意识。

扎染是寻常人家的生活用品

却更像是画里的风景

想象中的南诏古镇

在古老街道的尽头

有一座拱桥

夕阳挂在树梢

流水倒影扎染飘

来源 “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