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一块块豆腐,道尽生活的柔软

发布时间:2023-02-13
文章来源:“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代汪媛 点击数:14262

非遗大理行


豆腐制作技艺

豆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总以一身清淡百味香的姿态

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之上

相比于那些山珍海味

适应着百变烹饪方式的豆腐

最能道出平凡生活的烟火气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中,大豆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很长时间里人们都困扰于它的不易消化,直到豆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不仅让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了高峰,豆腐也成为了传承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食材。



祥云豆腐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朝,目前已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说到做豆腐,祥云县云南驿镇天马村的豆腐算是一绝。天马村位于水目山山脚下,因盛产大豆,当地村民曾以加工豆腐为业,其中白豆腐和霉豆腐最为出名。



孙华兵出生于天马村的一户豆腐世家,从小他就跟在祖母身边学做豆腐。多年来,他坚持沿用“柴火熬豆浆,重石慢压水”的传统手工艺,孙家豆腐因此收获了不少人气。



每天中午,豆腐工坊的专场正式打开。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黄豆是做豆腐的最佳原材料。黄豆通过五小时的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软,有利于研磨粉碎的过程中,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质。



磨浆时,不能让豆渣混入浆内。磨得过细,大豆中的纤维素会随着蛋白质进入豆浆中,使豆制品变得粗糙。

煮浆是通过加热让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的过程。一方面为后序“冲浆”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减轻大豆蛋白中的异味,消毒灭菌。边煮边撇去表面的泡沫,用柴火熬煮豆浆,锅底形成的锅巴香能让豆浆风味更甚。



滤浆又称分离,目的是用网筛将煮熟的豆浆再一次过滤,除去细小的豆渣,留住更为细腻的液体。

每到这个时候,孙华兵夫妻俩喜欢喝碗热气腾腾的豆浆,这是做豆腐的人才能享受到的风味。浓郁香甜的滋味,不仅为接下来的工作蓄力,也顺着暖流渗透到心间。



豆浆静置片刻后,表皮渐渐凝结,这是大豆富含油脂的表现。待豆皮出现“小皱纹”时,即可揭皮。放在室内自然烘干,便能成为上好的豆腐皮。



石膏,是豆浆点化成豆腐的关键。一斤黄豆要用九克石膏,用水稀释后即刻倒入煮沸的豆浆,这一步又叫冲浆。变性的蛋白质与石膏相遇后,蛋白质分子交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水分子被网在中间,豆腐由此产生。由于豆腐中的水份大多被包裹在蛋白质网络中,因此要把已形成的豆腐适当搅碎,更利于水份排出。



将豆腐放入模具内,四周用纱布包裹,水份顺势渗出。将这些淡黄色的浆水收集起来,进行发酵后可作酸浆使用。

通过石块挤压,能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密集结合。三个小时后,即可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且保持了弹性与韧劲的豆制品。

白豆腐素雅的外观之下,藏着柔软可口、食而不腻的精髓。



夜幕低垂,豆腐工厂的忙碌还未停歇,孙华兵的大儿子前来帮忙。别看他年纪虽小,动作却麻利娴熟。

霉豆腐,又叫毛豆腐。制作时酸浆必不可少,加热后撇去浮沫,再与豆浆混合,二者的比例孙华兵尤为敏感。酸性物质同样可以让大豆蛋白凝固,但酸浆更大的意义,在于其中的微生物随着“点浆”流入,如种子般植进豆腐当中。静置十分钟,浆汁逐渐浓稠,酸浆豆腐的形态显现。霉豆腐也需要过滤和重压,才能踏上发酵之旅。



一盆恰到好处的炭火,是发酵室控温的关键,它能引导微生物们走向发酵的正轨。两天后,这些被切成小块的酸浆豆腐,表皮开始附着上一层白色的菌丝。发酵四天,这层绒毛愈加细密,一系列的转化,赋予了霉豆腐异常的滋味。



做豆腐的工作,总是没有尽头。孙华兵和母亲在第二天清晨,又得奔赴不同的农贸市场“镇守”各自的摊位。作为市场里的老面孔,他们的豆腐摊上很少冷清过,一般在中午之前,豆腐就会告罄。

当地不少饭店会提前向孙华兵订购豆腐,伴着锦上添花的烹饪,天马豆腐送入了更多食客的口中,一想到这,孙华兵更加乐在其中。



孙华兵的堂哥在镇上开了一家餐馆,他在不同的烹饪方式下,展现出豆腐柔软变通的适应性,演绎出豆腐独特的气质。

毛豆腐的吃法可繁可简,油炸毛豆腐,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将其本味全都托付与辣椒面。鸡蛋炖毛豆腐,这个看似不太绝妙的搭配,意外收获口感的平衡,再加上辣酱的点缀,成为了备受顾客追捧的菜品。要不是亲眼一见,还不知毛豆腐能与蒜苗在汤中打下配合,构建出一番别样的鲜味。烧豆腐里的翘楚,麻婆豆腐当仁不让,其江湖地位足以保证这道菜能够代代相传。家常豆腐回归生活,豆腐的张弛有度,在这里款款释放。这注定是豆腐与自己的一场比拼。



孙华兵的媳妇在自家豆腐摊背后,经营着一家早餐店,奔忙的日子中,食客来来去去,身边的位置却坚定不移。

食物的传承恰恰在平凡的生活里,豆腐,道尽了生活的柔软,也让中国人的餐桌丰腴饱满。




来源 “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