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关注】大理州景区优惠、非遗传承人扶持……您关注的问题有回复了

发布时间:2023-02-08
文章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作者:康莞悦 点击数:9672

政风行风热线·回音壁

- 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

今天(2月7日)

《政风行风热线·回音壁》

连线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就听众和观众朋友们关注的

问题进行了回复

网友留言

周边的丽江,腾冲道路就有很多旅游指示牌,但是大理市道路上旅游指示牌太少,建议在大理市城区增加到州内各个县市区方向指示牌。

回复:这位网友提的建议非常好,也是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下一步正在努力推进的工作:

一是将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争创大滇西旅游环线示范区的部署要求,实施旅游标识体系“补盲”工程,完善国际化旅游服务设施,加强重点交通入口、机场车站、旅游重点县市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点建设,规范使用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多语种指示标识,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整治重点旅游交通道路沿线标识广告化、碎片化倾向,对全州道路特别是城区、古镇古村等重点景区景点道路的交通标志(含旅游景区标识体系)、标线、交通信号灯等交通管理设施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和补缺建设。

二是围绕等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热点等区域提级创建、旅游品质提升,对照国家旅游标识设置标准要求,解决旅游集散地、A级景区内部标识不完善的问题,改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房车营地等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网友留言

大理州的景区现在对州内居民有什么优惠?不同时段对省外游客是否有优惠?

回复:根据《关于大理州部分旅游景区设立州内公民免费开放日的公告》,崇圣寺三塔、蝴蝶泉、天龙八部影视城、巍山巍宝山、剑川石宝山景区,全年设立11个免费开放日,具体为:元旦节(1月1日)1天,春节(大年初一)1天、三月街民族节(农历三月十五、十六、十七)3天,五一节(5月1日)1天,中国旅游日(5月19日)1天,国庆节(10月1日)1天,州庆(11月22、23、24日)3天。

另外,崇圣寺三塔在全年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巍山巍宝山在农历二月初八,同时对州内公民实行免费开放。

鸡足山景区全年设立11个免费开放日,具体为:元旦节(1月1日)1天,三月街民族节(农历三月十五、十六、十七)3天,五一节(5月1日)1天,中国旅游日(5月19、20日)2天,国庆节(10月1日)1天,州庆(11月22、23、24日)3天。

南诏风情岛因容量较小,全年设立6个免费开放日,具体为:三月街民族节(农历三月十五、十六、十七)3天,州庆(11月22、23、24日)3天。

在以上开放时间,州内公民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即可免费进入景区游览。景区内索道、电瓶车、游船等项目不属免费范围。

同时,2022年4月15日-2023年4月30日州内部分旅游景区(点)分时段分县市对大理州内居民实行凭身份证免门票政策。

另外,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到大理观光旅游,大理州所有实行政府指导价的A级旅游景区从2021年10月1日到2023年4月30日对全国游客进行分时段分区域免门票。


网友留言

大理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哪些扶持政策?

回复: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目前共有72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18项,有2344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2人,省级134人,州级248人,县(市)级1950人。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大理州历来重视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扶持。

一是健全传承人认定机制和落实传承人长效保护机制。坚持以传承人为主体,定期普查,对技艺水平较高、在行业内有代表性地位的民间艺人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工作,完善传承人梯队的合理结构。并通过表彰、命名制度的建立,提升传承人、民间艺人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加强传承人、民间艺人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各级非遗保护机构还通过提供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协助传承人注册商标、办理专利等方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是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非遗传承的经费支持力度。通过资金补助、免费提供用房、场地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创造有利条件。各部门以及公司、企业、非遗从业个体等在项目保护、传承培训、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宣传展示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每年持续增加。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兼顾传承个体、团体和群体的贡献度,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发放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补助金。针对生活存在困难的传承人,通过个人提交申请、地方政府审核、传承群体监管、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建立跟踪关注70岁以上高龄传承人健康状况的跟踪保护机制,由专人协助传承人办理健康养老保险,解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对于高龄传承人及时安排具有抢救性质的传承计划表,及时将其掌握的技艺全部进行传承与记录。

三是组织和选派非遗传承人群参加各类研修研习培训。充分发挥传承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积极与地方及省内外高校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传习培训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传承人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每年各类传承培训活动有300多场次,培训上万人次。代表性传承人的学艺者、后继者,各级非遗保护机构还积极为他们提供学习、研讨、交流、展示展演的机会。近5年来,大理州各县市支持年轻传承人、学艺者、后继者开展展览展演活动共计1000次。

来源 “大理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