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诗宋词,踏雪寻梅,我们跨过千年时光,走近洱源松鹤的万亩梅花,才真正走进一个纯洁的世界,找寻到了心灵的支点。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气节的象征,古往今来,自有无数文人诗客为之吟颂,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笔下赞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在百花喧闹的季节选择了沉默,养精蓄锐,待到大雪纷飞,寒风肆虐时候,拼命顽强地绽放,是因为它的内心储存着光辉,坚毅不拔的精神,才越挫越勇,开出璀璨动人芬芳,撞击灵魂的花朵。郑板桥也有诗赞道:“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阳面花。”道出了梅花只有傲骨没有傲气的品格,是把梅花人格化的真实写照。灵魂的伴侣,敢于坦然面对各种不同的环境……


到了今天,所有这些诗章,都一齐汇聚在美丽的梅乡松鹤。不信你看,不论在房前屋后,民家小院,荒山棘林,高山悬崖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每到寒冬腊月,百花沉寂的时候,披霜冒雪绽放出灿烂的微笑,奉献出缕缕馨香,展现出平凡而甘愿献身的傲然风骨。在绚丽多姿的梅花中,我偏爱红梅,在白雪映衬下闪发出红色的风采,把冬天装点得生机勃勃,展现出青春的活力。


多次到松鹤赏梅,都在晴天丽日之下,看万顷梅花如同彩霞一般装点在白雪之上,芳香四溢,一束束青春之火在树梢燃烧,激情喷发,照亮了春天的脚步。踏着厚厚的积雪,披着纷纷的花香。静听辛勤的群蜂采蜜,嗡嗡吟唱,品味生活的甘甜滋味。阳光跌落在花瓣上,温蕴地柔风亲吻着花心,领会梅花的风采,会让人看淡世俗,从此淡泊名利,在争奇斗艳的人间,展现出自我修身的雅性。


今年冬来雨水颇盛,渐而白雪纷飞,我们在云遮雾绕的清晨踏雪而来,感觉云就在身边流动,梅香在树丛中缭绕;显然是云中的神、雾中的仙居住的地方。披风冒雪,踏进梅林,顾不及手指冻僵,掏出手机一阵狂拍,恨不能把“小嘴噙香带雪痕”的花朵一齐抢在手机里珍藏。真个是红花绽馨香,素蕊带娇羞。此时的宁静,以自己的独有的方式随心绽放。


天气极寒,没有蜂吟蝶舞,但却偶有小鸟在梅树林里穿梭发出唧唧的欢快之声,好似富有禅意的诗篇。细看梅林深处,不论是青枝虬干都开放出锦簇花团,一朵朵,一团团凝聚在一起,以娇羞的姿态捧出缕缕清香,不愧是敢于与风雪拼搏的勇士。

雪停止飘洒,太阳露出笑脸,金光透过云层的空隙,抚摸着笑得灿烂的花朵。置身梅林之中,脚踏纯洁的大地,头顶芬芳的彩霞,放眼望去,群山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扬起雪白的狂涛,又像柔软的彩霞缓缓流淌,漫过山箐,漫过山岗,犹如万丈彩色的瀑布从云间倾泻而下。在这幻化万千的缤纷世界里,心胸了无杂念,一尘不染,灵魂得到了净化。

松鹤人爱梅种梅,付出了辛勤与汗水,不仅仅是给予人壮丽景观,而是展现出了人格化了的精神,还收获了不菲的经济回报。如今松鹤就成了白州大地上山乡巨变的一面光辉旗帜。我由衷赞叹红梅与世不争的秉性,是因为我可以在梅乡松鹤找回童真,追随自己的梦想,演绎出人生的乐章,仿佛盎然的春天正向我奔来。

来源 “文艺大理”微信公众号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