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过大年 游大理】遇见大理,邂逅浓浓年味(四)

发布时间:2023-01-17
文章来源:大理融媒、大理广播电视台 作者:龚怡丹 点击数:2947

大理市银桥镇

当白族传统婚宴碰上新年,使得原本就喜庆的日子变得更加热闹。这不,大理市银桥镇银桥村的一户人家正在操办婚宴,院子里挂满的小彩旗、到处张贴的喜字、忙碌的亲朋、精彩的歌舞和喷香的白族“八大碗”,都是满满的喜气与热闹。

一大早,亲戚朋友和邻里就已经忙碌了起来,有人洗菜、有人刷锅、有人烧水,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筹备热闹的婚宴。在一阵鞭炮声中,喷香的白族“八大碗”伴着阵阵热气,陆续出锅,“红肉”肥瘦相间,红白相间,寓意红红火火;“红酥肉”外酥里嫩,香气诱人;“千张肉”酸甜可口,入口即化;“粉蒸肉”软糯滑嫩、肥而不腻……每一道菜品,都在挑动着食客们的味蕾,让人食欲大动,舌尖的感觉触动心弦,总能唤起人们藏在记忆深处的乡愁。与亲人朋友围坐在一起,带着对新人的祝福“吃席”,酒香、饭香配上一桌充满特色的“八大碗”,幸福感立刻拉满。



来帮忙的村民洪先造说:“每每村子里有人请客办事儿的时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都是争着来帮忙,不需要主人家特别嘱咐,大家聚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互帮互助,热热闹闹的特别像过年一家人团聚的感觉。”

除了“八大碗”的味觉盛宴,唢呐声和歌舞表演也是组成“农村大席”的重要部分。婚宴时,主人家会邀请村子里的文艺队和唢呐艺人到家中进行表演,宾客吃席时还能欣赏欢乐的白族舞蹈,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小院。


“我们选择在年前把婚宴办了,一方面是图个喜庆,愿小两口美美满满,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现在防疫政策有了变化,就把亲朋好友都聚集起来,年前好好热闹热闹。”新娘的父亲李武说。

“现在村子里的经济水平上去了,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红火,‘八大碗’已然变成了‘十二大碗’。宴席上吃不完的菜品大家还能打包回家,寓意为带回喜气和福气,菜品丰富的同时还杜绝浪费。”银桥镇银桥村党总支副书记洪珮说,时代在变,“八大碗”的菜品和数量也在变,但是,凝聚着银桥人念想的“八大碗”记忆不会变。

新春将至,快洗手恭候这一桌白族农村大席的“八大碗”,感受这久违的家乡味道,在热闹的中国年里期盼生活风调雨顺,蒸蒸日上。

洱源县凤羽镇

近日在洱源凤羽

大家开始忙着做甲马、写春联、绘年画

传统文化成为“年味”主菜

1月15日上午,在洱源县凤羽镇凤翔书院,金黄的古银杏叶虽然已不见踪迹,但书院的“人气”丝毫不减。附近的村民和游客们聚到这里,在热闹的氛围中,开展非遗甲马制作体验、洞经古乐展演、书写春联、民俗文创产品展览等迎新春民俗文化活动。

凤羽古镇,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始建于公元1726年的凤翔书院,是凤羽历代民族团结,文化共荣的文明见证。凤翔书院不仅承载了凤羽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开发的姿态,让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甲马,是一种用于民间祈福、消灾与祭祀活动的木刻版画,流行于云南省各地,其中大理的白族甲马别具特色。过年时,人们会将甲马贴在大门、灶台等地方,祈求平安、吉祥。

在传统的节日中,凤翔村的村民们跟着老一辈的人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制作甲马的技艺,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活动伴着浓郁的墨香进入高潮,大家边跳边唱、边说边写,也让不少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味道。新年将至

你感受到哪些年味了?

它或许

正带着美好的祝愿

藏在

每一幅年画

每一对春联里


来源 大理融媒、大理广播电视台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