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赶大集、买年货是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大家在热闹喜庆的集市氛围中感受浓浓年味,与一年的辛劳告别。
在大理,传统的“街子天”是人们置办年货的首选,而位于苍山脚下、古城西郊的“大理街子天”因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品种繁多,更受人们青睐。
“大理街子天”又叫“大理街”,时间为每月农历的初二、初九、十六、二十三。1月14日恰逢小年,也是腊月二十三的“街天”,一大早,这里便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中热闹起来,专属于大理人的年味也扑面而来。
赶集之前,在早点摊上补充体力的食客络绎不绝。砂锅米线、豌豆粉、手揉饵快等大理特色小吃一应俱全,想吃什么随便点。
每一口,都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这是“街子天”美食最大的特点。吃饱了,赶街之旅正式开启。
在大理人的年货清单里,米花一直是爆款。
搭配红糖、核桃碎、馓子,用开水冲泡为“米花茶”,香脆可口,是大理人的限定春节特饮,寓意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米花还可以做成彩色的米花糖,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买到。
云南是菌子的天堂,想在寒冬腊月吃到新鲜的菌子不是一件容易事,但可以选择制作好的油菌子。赶集的人们一次买三五罐,年夜饭上又多了一道硬菜。
年前的街天人山热海,街道两旁摆满各式各样的商品,糖果炒货、水果糕点、肉蛋粮油、农家山货一应俱全。大家边吃边逛,个个喜笑颜开。“大理街上品种多,价格实惠,我们年年赶。我们一家三口刚买了一些水果,正打算去看看其他的年货。”大理人杨雄伟说。
春联挂饰区,耀眼的中国红与涌动的人潮交相辉映,年的味道也愈发浓烈。每一副对联、字画大家都精心挑选,将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
在手写对联的桌子前,前来购买春联、字画的人络绎不绝。其中,融入了三塔、苍山和洱海等元素的兔福最受欢迎。
近几年来,在大理居住或工作的人们也入乡随俗,加入到摆摊行列,将家乡的特产、自身的手艺在集市上展示,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新大理人”。
“今天来赶街的人特别多,豆腐一下就卖完了。我是东北的,大理的风景、文化我都很喜欢,今年就在大理过年了。”东北卤水豆腐老板王红梅一边招呼顾客一边介绍。
在“大理街”,处处可见人们争相采购年货的场景。赶街的人有十里八乡的村民,也有许多外地游客,逛了一天,大家的小背篓、购物袋都已经装得满满当当。“我们主要就是来买年货,街上很热闹,这就是我们大理的年味。”大理人杨文静说。
“我们来大理前特地做了攻略,对大理的集市很感兴趣,逛了一圈觉得特别热闹。在洱海边走走,街上逛逛,感觉特别舒服,都不想走了。”来自四川的游客郭女士对大理街赞不绝口。而来自河南的游客陈先生则表示,他在大理街找到了“人间车马慢”的烟火时光。
每个人在街子天都能找到不同的快乐,但不变的是每一件商品里散发的生机和每一次买卖中洋溢的活力,以及浓浓的年味。在街子天,每一帧都是生活。
来源 “大理融媒”微信公众号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