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21年入选“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以来,大理州始终不渝从文化禀赋、文化保护与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方面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大理文旅推出【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专题报道,为创建营造良好氛围。
非遗大理行
白族大本曲
以地域为界,
大本曲分有同源异流的三个流派,
既城南的南腔,
城北的北腔和洱海东岸的海东腔
一个流派的确立,
需要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白族大本曲是主要流传于大理洱海流域周边的一种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白族大本曲也叫“大本子曲”,有长篇故事的含义,故唱大本曲可以解释为唱长篇故事的曲子。在民间,大本曲一直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是大本曲的艺术魅力之一。
有一位艺人集各家所长,
他所演唱的大本曲别有一番韵味。
张亚辉是云峰村远近闻名的大本曲艺人,八岁的他无意间拨动了琴弦,美妙动听的三弦深深地将他吸引。至此,他先后师从大本曲曲艺家黑明星和大本曲民间艺人张礼仁,分别学习大本曲北派的唱腔和三弦演奏。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张亚辉在往后的多年间,还拜访请教了大本曲各派的代表艺人,可谓是“师出北派,融贯三腔”。
张亚辉精通三弦演奏的各类技巧,相比传统用于开场的《大摆三台》,大本曲“九板”之间的相互转换更具难度。“九板”是大本曲常用的九个腔调,是用来表现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主要曲牌,可以配置各种不同声韵的唱词,用以塑造各种音乐形象,抒发不同的感情,它是大本曲音乐的基础腔调。张亚辉在弹奏时,先用大哭板,再接阴阳板,后转提水板,衔接自然流畅,婉转动听。
在民间,大部分大本曲艺人一般以唱曲为主,伴奏另有其人,只有极少数艺人能做到自弹自唱,张亚辉擅长弹唱一体。大本曲表演的标准流程为“吟诗、道白、行腔”,和其他曲艺一样,它的艺术效果不依靠形体动作,几乎是用音乐和语言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音乐须要服从语言,伴奏则应服从唱腔。张亚辉所唱的《独自个人冷阴阴》,为《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是老师黑明星所创,使用小哭板伴奏,融合了大本曲三腔和白剧的唱法。
经典选段《英台开药方》,各派艺人皆有自己的演唱方式。张亚辉全程使用小哭板,音乐委婉抒情,常被用来刻画人物伤心、惶恐的情绪或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其称谓大约由此音乐表现功能而来。此等药方何处能寻?相思病重的梁兄寻不到药方,也等不来英台,今生无缘,只愿来世化蝶。
张亚辉不仅擅长传统曲本的演唱,他还通过观察生活,创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大本曲曲目。《情哥情妹逛月街》即为张亚辉回忆中的情景。关于大本曲的押韵,民间艺人将其分为“翠茵茵”、“花上花”、“油里油”和“唠里唠”四大韵,押韵的尾字既有统一的韵脚,又要有相同的音高。
从1989年起,张亚辉就开班教学,每个星期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在三十多年的教学中,他培养出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技艺方面都具有专业水平,并能各自授徒传艺,培养新的人才。张亚辉迄今为止收徒80余人,为白族大本曲的传承和保护鞠躬尽瘁。
一尘不染跨越寒暑,这是一场不落幕的演出。多少辈艺人的用心传承,才让这古老的曲本得以历经岁月沉浮,而弦音依旧。
来源 “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