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中国最美乡愁带】杨氏三甲:乡居杂记,苍山小传

发布时间:2023-01-05
文章来源:大理日报 作者:龚怡丹 点击数:3727

如果石头是所有乡土记忆的具象,即使它们成为房屋、甬道、门楼,这个地方也是没有出口的。

无法节制的野草和自生藤是无法拒绝的空气漫灌眼鼻,青石台磴抵延着废旧的门,脚手边丛生的荨麻是这个地方外露的野心,被遗忘的不甘,有口无心的自嘲。院庭相接,穿门过户,大理银桥镇鹤阳村像是苍山脚下一爿低矮的石墙,杨氏三甲是在墙上刻意保留的豁口,可以窥见山的侧影。

杨氏三甲不是一个单独的院落,而是由七十余户、二十七院构成的乡村聚落,它稍显怪异的名称应是源自旧时的“保甲制”。杨氏三甲中大多数院子都是空置的,抬眼看山墙的时候,石头是裸在外的青白骨殖,也能叫人一眼看穿户中人曾经的心神寄绕,活绿的仙人掌狂妄生长,它们是齿缝间未尽的话,民家人(白族)都信,它能驱邪化煞。走在时间细窄的通道中,关于生活所有的念愿都是手中抓握的沙,攥得越紧,流得越快,及当摊开双手,一无所有,才能接捧或微或巨的天光。依山居止,垒石为屋,杨氏三甲的院落是经年蛰伏的活物,只不过是十年一止,百年一动;而在这些活物的身上,有条石片石卵石共同构成的鳞甲,是从前乡居贫乏生活的取用之道。

杨氏三甲所在的鹤阳村是一个与苍山近而不狎,与洱海远而不疏的中间区域,每一颗石头都和苍山有着莫大的关联,每一股溪流都与洱海暗通款曲,或者说,这里的墙上藏着密钥,石砖瓦台,石头和草都是收放由人的故事。对面逾墙的树草跟石头应该是交浅的新识,青石未出口的话,我见过你父辈枯发上窜飞的野鸦,也被你丰肥滴淌的绿意洗过昏花的双眼,如果墙上有字,应该写:苍山下的无言之美。杨氏三甲的院门口,石板上的绒苔是神明恋世的凡心,石板下盈涌的清水是苍山偏爱的私心,假如有多余的注释,大概是:万物容融、天地相合。水边有石垒的台案,有人把随身物暂歇在台上,抬头是几户民居,院墙上有齐整书写的村约,阳光就权作是天地编织人情人事余下的手温。

苍山作为山脉的自然空间延展性决定了杨氏三甲作为古民居的人文空间延伸性,于是,在建筑群的深处发现别样的新色,那些从外观上几不可辨的客栈、书店。这几年,因为疫情,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来了,去留之间,让整个大理拥有了一种后天形成的性格,游走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又在山海间投射下一域不明的光影,有人试图用刻刀、画笔、线谱勾填它的轮廓,于是,有了不同底色的村落。当我们暗自以“旁观者”视角看见鹤阳村,从故乡到他乡,从一个古村到另一个小镇,距离足够远也足够近,比之双廊、喜洲,它的原始特色并不突出,也恰恰是这种“不突出”,让它最大限度地保有了自己的地方性。或许,这会是属于苍山的另一个别传,回到18、19世纪的中国村落,保持着大理原始村落的木制及砖瓦结构,溪石结庐,风泉满院,鸟啼深树,花落明窗,看闲书做闲人,或者穿鞋出门,从门前的小路直下就是银桥菜市场,在时间的缝隙寻找乡居生活的侧影,在苍山的眼皮子底下还原一个最初的大理。


来源 大理日报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