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人之心 琢时光之影
大理笑匠影视
承接各类影视制作
联系方式:
13529631921;13987252151;18887253007
非遗大理行
白族调
在时光的褶皱里
他们用歌声唱出生活点滴
用曲意抒写情感思绪
如同明信片的邮戳
纪念着这片身与心的栖息地
白族调,是用白语演唱的一种白族民间音乐表现形式,俗称“唱调子〞"对调子"。它可以是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也可以是多人合唱,形式丰富、题材广泛。这种因时因地的即兴创作曲调,渗透在白族人民生产生活之中。从风格上大致可分为山野调、坝子调、洱海调。
董凤琴出生于白族大本曲艺人世家,母亲是大本曲南派唱腔代表人物杨汉先生的弟子,父亲当年是个文艺兵,精通多种乐器。耳濡目染中,她对白族的民间艺术深感热爱。
伴随着三弦声的响起,演出便要开始。只要一张开嘴唱歌,董凤琴的眼里就泛满了光。《麻雀调》在大理广为流传,如果你没有听过董凤琴的这一版,那实属是种遗憾。回忆起那年秋风吹来了稻田的金黄,白族姑娘一边在田边绣花,一边要驱赶偷吃稻谷的鸟儿。这一幕被董凤琴还原在歌声里,唱响在洱海边。
《鱼调》流传于洱海一带的渔民中,这首调子以鱼为题,讲述了鱼一生悲惨的命运,反映出旧社会时期百姓生活的困苦。
在大理,像董凤琴一样热爱白族调的民间艺人还有很多,空闲时他们便会相约到董凤琴家中唱上几曲。他们将生活唱进歌声里,将情感藏于曲意中。《欢欢喜喜聚一堂》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三四月份是栽秧的时节,这曲坝子调唱的是白族人民在劳作时的愉悦氛围。大家在田间敲锣打鼓,期盼着丰收时节满载而归。
《我们相约绕三灵》是首朝山调,讲述了节庆开始前,人们互相邀约赴会。绕三灵是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白族民众自发组成"绕三灵"祭拜队伍,从四面八方赶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歌是白族调中绝妙的部分,白族调的唱词从文学上来说已经形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诗歌格律,统称为"三七一五"的“山花体”,即每节歌词以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构成。在对歌中,二人你来我往,考验着艺人的韵律。
董凤琴的家也是白族调的传习点,在这里,调子常常一首接一首,学员一个接一个。大伙似乎已经形成默契,每到周六下午一点,许多爱好者便慕名而来,听董老师讲讲课,又或是听她唱唱歌。
白剧团最近正在进行古典舞的培训,董凤琴虽然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但她仍然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身韵”是学习古典舞的精髓,董凤琴认为艺术始终相通,在"形、神、劲、律"的培养中,她能丰富更多舞台的经验。
董凤琴的父母如今都已年过八旬,两位老人的嗓音和气息,早已无法和年轻时相比,他们却从未减弱对于音乐的喜爱。董凤琴纵然带过不少徒弟,在父母面前,她仍然是那个懵懂的白族小女孩。母亲哼唱的小曲,依然是她成长路上最动听的旋律。
《非遗大理行》播出时间
首播
DLTV-1周五 20:27
重播
DLTV-1
周五 23:05
周四、周六 10:47、13:48
DLTV-2
周一、周三、周五、周日19:00
周一、周二、周四、周六10:00
来源 樂字号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