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紧紧围绕“建设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切实转作风、提效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资源、民俗资源、红色资源等优势,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户增收。2022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22.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7亿元。
一、规划先行,构筑发展新格局。一是科学规划引领。编制《洱源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温泉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按照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结合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园项目,编制西湖生态旅游小镇规划,指导文旅项目建设、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统一开发利用。立足发展高端温泉康旅产业目标,制定《洱源县温泉水热联供系统项目方案设计》,启动三营—牛街片区水热联供项目,通过集采集供、水热联供的方式,全力推进地热资源保护利用。三是升级旧业态品质。围绕打造“大理—洱源—剑川白族乡愁示范带”,持续巩固大理地热国4A级景区创建成果,升级下山口普陀泉等项目品质,积极引导梵修六尘温泉禅院、退步堂、寻云山庄等企业进行提质升档,促进温泉民宿做精做特。
二、打造品牌,重塑旅游新优势。一是打造“温泉特色旅游”品牌。按照“一核四区多组团”布局,构架“温泉+”模式,发展温泉旅游、温泉康养、温泉文化、温泉农业、温泉地产、温泉体育、温泉衍生品等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全新产业体系,打造洱源“温泉特色旅游”品牌,打响温泉康旅胜地名片。二是打造“绿色食品牌”。借助“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的打造,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水稻、梅子、大米、牛奶、油菜、茶叶等农产品品质,将绿色农产品融入文化创意,成功举办了“洱源农耕文化节”“风羽白米丰收节”等活动,让游客从洱源的绿色食品中品尝到来自乡村的原始味道。同时,把绿色食品的消费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心理进行全面拓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文化,充分展现洱源“绿色食品牌”的文化魅力和独特吸引力。三是打造“多元业态”旅游品牌。深度挖掘洱源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梅”文化底蕴,先后举办梅花文化节、古梅树拍卖会、茈碧湖海灯会等活动;依托特色非遗资源,推出洱源唢呐乐、凤羽砚台制作技艺、洱源霸王鞭、里格高等非遗项目,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依托农业种植,以“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理念,用“嵌入、渐入、融入”的模式打造了退步堂、乡愁公园、“空中稻田剧场”、白驹过隙、垛木屋美术馆、凤羽画廊等新景点,打响洱源“农业+文化+创意+旅游”多元业态旅游新品牌。
三、名人带动,培育旅游新动能。一是打造“红色地标”。加强对本地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不断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先后建成施滉烈士事迹陈列馆、马氏爱国事迹陈列馆、凤翔书院等“红色地标”,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洱源打卡。二是用活名人效应。深入挖掘洱源的文化内涵和潜力,借助历史名人徐霞客、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著名新锐杂志《新周刊》的创办人和原执行总编封新城、原上海第一财经传媒董事长黎瑞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音乐人李健、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叶永青等名人效应,成立洱源县徐霞客研究会,打造了霞客书院、白米仓文创空间、“跟着霞客游洱源”旅游路线,举办新希望蝶泉乳业与杨丽萍形象大使签约仪式暨新品发布会,推动旅游与文学、影视、艺术等深度融合。三是举办系列文创活动。先后组织了大理双廊、剑川沙溪、洱源凤羽三个古镇滇西旅游小环线头部度假“新金三角”论坛、大理州乡村文化振兴论坛等系列文化活动,发展高端农产品、文创产品,带动旅游度假体验、观光休闲,以“文化创意”提升洱源旅游知名度。
四、项目推动,促进文旅新发展。一是精心谋划强储备。先后策划了温泉小镇、国际艺术康旅度假村、两湖一河乡村振兴及乡村旅游示范园、茶盐古镇、洱海北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大项目,计划投资103.2亿元。重点包装了11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文旅项目,其中环西湖绿道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茈碧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等7个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财政和发改部门审核,即将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二是精准招商强支撑。牢固树立招商引资“全县一盘棋”理念,突出“招强引大”,以领导带头招商、部门主动招商、精准聚焦招商,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促进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截至目前,签订了“老街拾光·泉艺水乡”半山酒店等一批旅游项目投资协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合力攻坚提效能。用好“三个工作法”,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明确项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以目标倒逼过程、以时间倒逼进度、以责任倒逼落实,合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抓紧抓好在建旅游项目,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目前,投资9.8亿元的下山口鑫国温泉康养中心、洱源温泉水热联供中心、火焰山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梵修六尘温泉半山酒店完成建设即将投入运营。
来源 大理州乡村振兴局 洱源县乡村振兴局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林燕 整理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刘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