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结点,这里不仅成为各地茶叶运输的中转地,也是茶叶加工生产的重要基地。大理的“下关沱茶”,生产加工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百年来,下关沱茶作为边销茶供应西藏、四川等地,促进了边疆各民族的交融。如今的下关沱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有意思的是,“沱茶”的茶名并不是指茶叶的品种,也不是单纯代表着产地,一个“沱”字,述说了西南地区,茶叶串联起的商贸往来、民族交融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
记者:了解过下关沱茶吗?
上海游客:有听说过一点。
记者:您觉得下关tuó茶是哪个tuó?
山东游客:我觉得它应该是马背那个驮字儿吧。
山东游客:我觉得应该是秤砣的砣吧。
成都市民:应该是三点水加一个它。
成都市民:应该是三点水加一个它,因为跟沱江有关。
云南民俗文化学者 岳立:云南下关沱茶,它的产地就在大理市的下关镇,下关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它也是滇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这里面当然也就包括了茶叶的生产和交易。
云南民俗文化学者 岳立:其实,中国茶了解茶的名字就是一堂生动的地理课,比如信阳毛尖儿,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等等。但是了解下关沱茶,不但得懂地理,还得有点儿历史知识,更得有点儿想象力,不信您听听看。
云南民俗文化学者 岳立:这个茶,和我们这个秤砣,是不是有点像,所以我觉得一坨一坨的坨和秤砣的砣,都能很好地、生动地说明下关沱茶的工艺特色。
云南民俗文化学者 岳立:沱茶从下关出发,它是用马帮驮着进入西藏和四川阿坝的,那么这条用马驮着茶的运输路线,也叫茶马古道。所以我就在想,咱们这个用马驮着的茶,驮茶、驮茶是不是就这么叫出来了?
下关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褚九云:大家一定都想知道下关tuó茶的“tuó”字到底是哪个“tuó”,现在我来为大家揭晓正确答案。为了丰富口感,我们下关沱茶将不同茶叶拼配在一起,同时为避免长途运输过程中茶饼出现损坏,就将茶叶压制成了秤砣的形状和大小,这种密压的方法让茶叶能够长时间保存。所以沱茶刚刚创制的时候,叫做“砣茶”,是秤砣的砣。1916年砣茶畅销到四川沱江一带后,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就此流传开来,慢慢地石字旁的“砣茶”就变成了三点水的“沱茶”,一直沿用至今。
沱茶是沿着茶马古道进入四川、西藏等地,因为高海拔地区居民过去饮食上很少能吃到蔬菜、水果,所以茶叶就成为他们维生素摄取的重要载体,下关沱茶沿着茶马古道由马匹驮着,一步一步,给高原地区的同胞送去了补给。所以,大家有时候也会把沱茶理解成“驮茶”,就是人背马驮的“驮”。
你看,小小的沱茶,无论是哪个tuó,它都涵盖了中国茶的文化,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成为名副其实的团结茶。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