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弥渡青螺古坊美食街开街,弥渡旅游再添新地标,这给弥渡打造“泡温泉、品美食、赏花灯”旅游品牌带来了好消息。
弥渡近几年持续走创新农文旅融合之路,让“泡温泉、品美食、赏花灯”成为旅游品牌,让弥渡真正成为“小河淌水乡愁地”。
实施“1588”战略。“1”是打造一个“泡温泉、品美食、赏花灯”的弥渡旅游品牌;“5”是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五个起来”:特色文化挖掘起来、文旅公司运营起来、景区景点管理起来、旅游线路运营起来、A级景区创建起来;第一个“8”是建强一个美食协会、举办一系列美食活动、推出一套美食、打造一条美食街、编撰一本《弥渡美食》、评选一批美食名厨名店、培养一支高素质从业队伍、开展一次美食营销活动推介弥渡特色餐饮美食;第二个“8”是打造白崖古城、上马台、天生桥、铁柱庙、美食街、小河淌水乡村振兴示范园、后海景区、密祉旅游小镇“八大景区”。它们既是考古探寻研究、文化传承体验、乡村振兴示范的场所,又是旅游胜地。作为弥渡新的建筑地标和文化地标,“八大景区”已成为弥渡旅游的热门打卡地。自2011年“八大景区”逐步开放以来,每天来自县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崖古城方圆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古城村、非遗传习馆、姊妹海塘、谷女寺等三十多个景点:这里曾经是白子古国的故都,在这里,你会发现,很多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会对这里悠久的历史和谜一般的白子国特别感兴趣。
在新建的“孟获探望姑母的地方”——上马台彝族山寨可以看到,花园般彝寨里的彝家两层小院呈棋盘式布局排列开去,各家院落外围墙角随处可见的各种创意绿植花草让人赏心悦目,村内的道路呈“三竖九横”的格局,以石板路为主,路面宽阔,村中主干道中间一条小河将寨子平分隔开,小河依山就势呈阶梯式,一段一景流水潺潺,河面上小桥流水水车景致,水面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蓝宝石,各色小鱼在溪流中追逐畅游。过小桥,放眼四周,这时想起“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再看道路两侧,琳琅满目的货品让人眼花缭乱,都是彝家特产,土鸡蛋、土蜂蜜、羊披褂子、彝族刺绣服饰;独具彝家风情的小吃一条街,各色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身着艳丽盛装的彝家阿妹,像一朵朵艳丽的山茶花。在这里吃了彝家羊汤锅,再逛山寨买山货……
8月15日,乡村振兴示范园板块之一的数字农业公园——大理弥渡数字农业公园正式亮相。公园依托春沐源樱桃番茄数字农业观光采摘园,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集文化传播、科普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数字农业园区。目前运营的有采摘园、乡村集市、荷花塘等功能区块。推出亲子活动、农耕体验、周末集市、观光休闲、互动娱乐等旅游产品。待乡村振兴示范园完全建成后,弥渡坝子将成为一个大景区。
弥渡县通过依托县城老城区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古朴、特色景观靓丽的优势,挖掘“吃在弥渡”饮食文化,把青螺古坊打造成“美食+演艺+夜市”等业态丰富的特色美食街。目前,美食街已完成40户特色商户进驻和111个临时摊位设置。11月21日,2022年弥渡美食街开街仪式在弥渡县青螺古坊美食街灯展区举行。卷蹄、风肝、黄粉皮、酸腌菜、寅街黄粉、包麦粑粑、冰粉凉虾、蒸糕、豆腐、红粬米……循着弥渡美食的香气,到美食街享受美食盛宴,让美食街一跃成为游弥渡打卡第一站。
立足云南,面向全国。以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弥渡正在打造中华农耕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创造性融合创新性发展的“泡温泉、品美食、赏花灯”旅游品牌,把弥渡建设成为真正的“小河淌水乡愁地”。
文旅头条通讯员 余述祥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发布 微弥渡 图
责编 康莞悦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