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漾濞:彝绣培训穿针引线让“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发布时间:2022-11-21
文章来源:七彩云端 作者:杨金敏 点击数:3032

11月19日,漾濞县彝族刺绣培训班在龙潭乡扶贫工坊乡村振兴传承基地开班,48名学员带着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

培训课上,老师们用彝族方言从彝族刺绣图案设计、传统针法、色彩搭配、绣品创新等方面为学员们详细讲授彝族刺绣技艺,并为热爱传统彝族刺绣的女孩发放了刺绣工具、七彩线、宣传手册等。

“彝族刺绣主要看配色,不同年龄段的服饰配色都是不一样的,童装配色淡一些,新娘装要鲜艳,老年装素雅……”,作为一名省级非遗项目彝族刺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胡花妹技艺精湛,这次作为彝绣培训教师,希望能把自己民族的刺绣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课后,学员们还进行了刺绣实操分组练习,老师们手把手教授学员刺绣技巧,一对一进行纠正、协助操作,与学员交流互鉴刺绣经验,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受益匪浅,今后会努力学习,传承创新刺绣技艺。

“经过这次培训,我发现我们虽然绣得还不错,但是我们的绣品还需要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针法的基础上,更需要融入现代元素,懂得运用市场化思维才能提高销量,增加收入,让日子越过越好。”学员钱吉秀信心满满地说。

“今天的培训旨在让更多刺绣爱好者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中来,这两年来,我们的彝族刺绣在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加入了很多创新元素,新绣品有手机套、纸巾盒、背包等等一些女性喜欢的产品,我们的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还通过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有的收入高达十几万元,最少的也可以达到几千元,相信通过培训推广,能够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漾濞县非遗中心主任汪嘉禄介绍道。

据悉,此次培训共分两期进行,为期5天,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通过培养传统技能人才,进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来源 七彩云端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