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美丽大理】穿越古今,探寻神秘的宝台山

发布时间:2022-09-20
文章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 作者:刘榕杉 点击数:2585



在云南永平的雄山峻岭中藏匿着一条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在古道的身旁,静卧着十五万亩原始森林的宝台山,与全国诸多名山相比,它远在西南边陲,不见经传,然而在当地老百姓的代代相传中金光寺却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永平县文联主席 张继强:宝台山金光寺,在记载上是山西晋王之子朱铸成来开山建寺的。他在少林寺出家,得了立禅的法号之后,在福广一带传经说法,传经说法的过程中遇到宝台山破尘法师,破尘法师跟他说,这里“莲花上树,猿啼佛,百鸟谈经”,因此朱铸成一路寻来,到了宝台山开山建寺。但是周围老百姓把这个寺称为大寺,民间传说又认为,是建文皇帝来创建的。

在金光寺正大门的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百仗冷门庭横于天下,一条穷性命东掷西抛”。

永平县文联主席 张继强:从这副对联描绘出来的气势,和所表达的内涵,那么一定是皇家的人,有天下的心,在全国的山河中游历,最后落寂的那种感觉。开山老祖圆寂的地方,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此山在猛虎穴中谁人敢加斧凿”,下联“老僧是神龙嫡嗣领众呼遣人天”,传说当时开山老祖来寻寺庙地址的时候,看到这里金光闪现,快到时,前面就有一对猛虎,挡在面前,他就对着老虎说,如果不给我建这个寺,那么我就去净身以后让你们饱餐一顿,如果给我建寺,请让一下路。他下去净身之后上来,两只老虎果然让道了,于是他就在这里开山建寺。

金光寺掩映在一片绿树丛荫之中,寺周围遍布参天古树,而究竟是谁来到这里开山建寺的,一直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金光寺距离古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不远,便利的交通,曾让这里的僧众达到了千余人,香火鼎盛,蔚为壮观。

金光寺始建于公元1628年,现寺内仍完整保留明代转轴浮雕通花门28扇,全部选用优质木材3层镂空雕,门上雕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卉,以及许多众口相传的佛经故事。其雕工精细,刀法圆熟,构思奇巧,栩栩传神。

就在宝台山开山创建金光寺十一年后,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到了云南,对寺庙、山势、水流、灵脉进行了详实的记载、描述、分析。

永平县文联主席 张继强:他说后面的山“状若莲珠”,意思是整个山形就像莲花一样,宝台山就像在一朵莲花内的平台,所以叫“宝台”。然后他还解释了,为什么神秘,宝台山突然在这里隆起来,下面有几条小河切割下去,那么就形成了褶皱的状态,能够藏匿一些东西,表现得很神秘。


《徐霞客游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溯澜沧江北岸而西行,为宝台南郛”,“其内水两重,皆西转而北出,其外大水逆兜,独南流而东绕”。

始终向南流去的流澜沧江,在云南大理与保山的交界处,恰好沿着宝台山的边缘拐了一道弯,向西流去,又折向东南,在永平境内形成了环绕博南山的“一江环一山”的景观。

地形复杂多样,立体气候特征,孕育了宝台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狮子窝村的古茶树林,是澜沧江最北端的海拔最高的一片古茶林,一排排历尽千年、百年的古茶树仍生机盎然、郁郁葱葱。

永平县文联主席 张继强:这片茶园,最老的茶树年龄有3000多年。典籍上也有记载,这片茶区大规模的、最早的培植茶也就是在明代,也就是在金光寺最繁盛的时期,这个地区就开始培植茶叶产业了。


深山里的古刹、成百上千的古树,承载了宝台山曾经的一段历史,它们跨越了时空的局限,为宝台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也带给后来人无限的遐想。

来源 大理广播电视台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