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过山号传承培训活动在漾濞县苍山西镇花椒园村大浪坝开展,漾濞县非遗中心、苍山西镇文化站、县级非遗传承人、学徒等共30余人参加。培训由县级过山号非遗传承人指导,培训中大家互相交流演奏技巧并反复练习。
2009年,漾濞县过山号(大铜、唢呐)被公布为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方特色浓郁,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在漾濞几乎村村都有大铜、唢呐队伍,经当地群众的代代相传,漾濞县过山号(大铜、唢呐)已成为当地红、白两事中隆重的民俗乐器演奏。大铜、唢呐的组织形式分成几个队,每队一般四人,最多人数可达到10人。太平、顺濞两个乡镇目前每个村都有大铜、唢呐队,队员一般都是30岁左右的男子,随着队伍的壮大,演出队受到外界的好评,还经常会被邀请到其它县市进行表演。
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的都是过山号(大铜、唢呐)吹奏爱好者,有的还是平时的演奏搭档。大家纷纷表示有机会聚在一起学习、切磋技艺感觉非常好,能够有效提高演奏技能、增进感情,同时促进学习与交流,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文旅头条通讯员 谢菊辉 李涛 文
漾濞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