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一生足迹遍及无数山川。在大理的8个月中,他游览了大理10个县市和众多名胜景点,留下了约10万字的游大理日记。即日起,大理文旅推出专题报道,带你跟随徐霞客的脚步,享受美好风景,开启全新旅程。
徐霞客游大理期间,曾两次上鸡足山,在鸡足山停留约5个月的时间,遍游鸡足山寺庙和景点,写下了3万多字的游鸡足山日记,编撰了历史上第一部《鸡足山志》,创作了19首咏鸡足山寺庙、景点的诗词,可谓对鸡足山情有独钟。鸡足山是徐霞客南游的主要目的地和旅游的终止地。[2]
徐霞客与悉檀寺
徐霞客第一次游鸡足山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二日至十二年(1639)一月二十二日,共30天。第二次游鸡足山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二十二日至十三年(1640)初,约4个多月的时间,两次合计5个多月的时间。徐霞客游鸡足山期间,主要居住于悉檀寺,与悉檀寺结下了不解之缘。[3]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二日晚第一次登上鸡足山,当晚即投宿于大觉寺。第三天(二十四日)上午,徐霞客移居悉檀寺,从此徐霞客便主要居住于悉檀寺。虽然徐霞客早出晚归,遍游鸡足山寺庙和景点,但除个别时日因时间太晚,或应邀借住于其他寺庙外,只要时间来得及,徐霞客一般都返回悉檀寺居住。遇有阴雨天或生病等,徐霞客往往整日停留于悉檀寺。如明崇祯十二年(1639)一月五日、十一日、十三至十八日共八天的时间,整日活动于悉檀寺及附近寺庙。有空还在悉檀寺藏经楼专心读经、品赏诗书画作品等。徐霞客第一次游鸡足山一个月的时光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悉檀寺中度过的。[4]
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二十二日,徐霞客第二次上鸡足山,仍然居住于悉檀寺。徐霞客游滇西南期间,身体严重受损,返回鸡足山后,主要在鸡足山养病和编撰《鸡足山志》。身体状况和天气较好时,也偶尔出游。从徐霞客八月二十二日起至九月十四日止的日记看,20天的时间里,徐霞客有15天的时间是在悉檀寺养病、沐浴、写日记、读经、品诗、赏花等,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活动于悉檀寺。九月十四日后,徐霞客日记全部终止。
根据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九月十四日后至第二年(1640)初,近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徐霞客病情日益严重,以致于不能出游,主要是在悉檀寺养病,特别是专心编撰《鸡足山志》。直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初,丽江木氏土司派人将徐霞客送回江苏江阴老家为止,悉檀寺可以说是徐霞客游鸡足山的主要居住地和旅游的终止地。[5]
悉檀寺的兴衰
据清高空映著《鸡足山志》[6]和当代宾川县鸡足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编《霞客游踪》[7]的记载,悉檀寺位于鸡足山满月山(九重崖)下,大龙潭(黑龙潭)上,背靠石鼓峰。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丽江土知府木增为母亲祈寿,向朝廷奏准在鸡足山建悉檀寺,并在寺的大门内建万寿殿,表示祝国诚心。明天启四年(1624),木增命人入京请藏,天启皇帝御赐藏经,题名“祝国悉檀寺”,并于三门内建圣旨坊。“悉檀”为梵语译音,意译为“成就”或“遍施众生”。明崇祯二年(1629),在大殿右方建法云阁,贮藏经。徐霞客游鸡足山期间,多次在悉檀寺藏经楼读佛经、品诗书画。明崇祯四年(1631),木增子木懿对寺院重新维修,朱漆殿堂门窗,粉刷内外墙壁,悉檀寺更加宏伟壮丽。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丽江土知府木垚再次维修重建大门和阁楼。据高空映《鸡足山志》的记载:“栋宇穹隆,金碧丹题,莫不精缮,游者如置身琼楼云馆间。”可见清代的悉檀寺,更加辉煌壮丽。
清康熙《鸡足山志》鸡足山图,图左中部标有悉檀寺。
民国元年(1912)云南著名学者赵藩、李根源游鸡足山,住悉檀寺十余日,搜集佚文,编撰《鸡足山志补》四卷。1942年春,著名画家徐悲鸿游鸡足山,住悉檀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画。[8]
据《徐霞客游记》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三日日记记载:“悉檀寺为鸡山最东丛林,后倚九重崖,前临黑龙潭,而前则回龙两层环之。“[9]为鸡足山风水圣地。可惜寺前黑龙潭,明崇祯年间就已干枯,徐霞客游鸡足山时,就只看到干枯的黑龙潭遗迹。
悉檀寺从明、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是鸡足山重要寺庙群和东支山脉的标志性建筑。据史书记载,寺内曾建有大殿(万寿殿)、藏经楼(法云阁)、圣旨坊、门楼、厢房、静室等,收藏了大量佛经、书籍、书画作品,并有众多人文传说佳话。其气势规模和历史文化内涵,丝毫不亚于今天的鸡足山祝圣寺建筑群,但先仅存遗址。
炎炎夏日,除了游览悉檀寺遗址外,鸡足山也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森林徒步、瀑布观赏、研学体验……尽在其间!
注释:
[1][2][3][4][5][9][明]徐宏祖著,李公注释《霞客大理游记注释》序2页,正文2、4、7~65、192~215、12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
[6][清]高空映著,芮增瑞注释《鸡足山志》23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7][8]宾川县鸡足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编《霞客游踪》62、63页,内部资料。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公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云南日报 李公 奚锡钧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