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白族剪纸:伊人在水,一剪入春

发布时间:2022-07-26
文章来源: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榕杉 点击数:3043

非遗大理行

剪纸

湖面上几圈涟漪,平静之后是她的倒影

一把剪刀,几落碎纸

手中是待揭晓的谜语

一阵风来,摇晃心事

她静默不语的许愿

伊人在水,一剪入春

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在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不仅记录文字,更成为了一种美的载体。剪纸是一项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艺术,艺人们仅靠一把剪刀和一张纸,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和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在民间广为流传。

杨亚辉就是那位在水一方的姑娘,在海东当地,剪纸和刺绣的氛围十分浓厚,她会时常怀念,那段大家围坐在一起的时光。

虽然说,剪纸和刺绣不分家,剪纸作为底样服务于刺绣,但二者在工艺

上却有着难易之分。“剪纸会的人很少,基本几个村子只有一个人会”。母亲杨慧英在当时是极少数掌握剪纸技艺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杨亚辉在母亲身边一点一滴的学习与积累,终使她得以参透剪纸中的秘密。

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呈圆形花样、四面均齐。这种装饰格式在剪纸中尤能显示其优异性,由于纸张可折叠,如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齐的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剪纸,即为团花格式,由此可见团花格式是剪纸中最为古老的格式。

白族剪纸,最早就是用来作为刺绣的纹样。围腰把手上的金鱼图案,杨亚辉家三代人都剪,但在造型却有着一些差异。

将纸折叠后产生重复的图案,是剪纸技法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取决于折叠的次数和角度。运用此工艺剪制动物或人物时,折叠一次剪后的形状为左右对称。折叠剪纸由于是对称性强的纹样,所以所得的图形更具韵律感。

杨亚辉用剪子在纸上剪出基本轮廓,剪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图案的线条是实心,线线相连。用这种方法剪纸,流畅且清晰,事物的造型玲珑细致。剪纸的乐趣,从拿起纸的那一刻开始,飞扬的剪刀在小小的纸片上上下起舞,你来我往间,杨亚辉获得一种创作满足感。

完成大型的剪纸作品,并不能一蹴而就,过程中会充满各种困难。每当心浮气躁的时候,杨亚辉喜欢一个人安静的插花,鲜花能给她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在《喜迎建党一百周年》这幅作品当中,莲花是一个主要的元素,白族人认为它有着崇高的地位,杨亚辉将其簇拥在党旗周围,而四个角的团花,则象征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另一幅作品则是还原了闺蜜的婚纱照,使用镌刻与镂刻相结合的手法,使构图变化多样,画面中黑、白、灰对比鲜明,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剪纸技巧,这无疑是一份既有诚意又别出心裁的祝福。

如何丰富白族剪纸的用途?杨亚辉与瓦猫的跨界合作,是一次成功的案例,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利用瓦猫这样造型的吉祥物,来表达人们期盼美好的朴素愿望。

来源 “樂字号”微信公众号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