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故乡的火把节

发布时间:2022-07-28
作者:杨奥 点击数:3152

离开我的故乡——剑川已经20多年了。可每年的六月里,我就加倍地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我特别怀念故乡六月里的一个盛大节日——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白族人很重视的节日——火把节,它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记得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最渴望过的节就是火把节了。因为这一天不仅有好吃的饭菜,还有许多有趣好玩的事情,比如点火把洒松香。

那真是一个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狂欢喜庆的日子,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远在距离火把节还未到来一个月左右,村里的孩子们便开始忙了。大伙约起来一起去山上采集松香及腐朽的松树根粉末,把家里的稻草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然后统统拿到太阳下晒干,以备节日之用。接着就倒计时数着六月二十五日,眼巴巴地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火把节这一天,一大早,村里当年结过婚的人家及家里生了小孩的就忙碌起来了,因为村里的风俗是每年的火把节要由当年家里办喜事人家来负责具体操办事宜。

天蒙蒙亮,今年当了新郎或者刚当了爸爸的人就相互呼唤着集合在一起,然后一起上山去砍火把树。

家乡还有个风俗,当年家里生了男孩的人家要在火把节这一天用,竹篾片和彩色的纸作材料扎个小纸人,该纸人正规的叫法是“金通”,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家生了男孩了。而家里生了女孩的人家则用花花绿绿的纸糊扎一个“斗”。“斗”是以前没有称等计量工具时候用的一种工具,用来装谷物的和计量的。在纸糊的“斗”上面写上“五谷丰登”几个大字,一是祈祷今年五谷丰收、二是向大家宣布:“我家里添了女孩了”。“斗”的四个角上挂上鲜红的海棠果,看起来非常漂亮。

火把节这一天,要数刚添了孙子孙女的人家最为忙碌。比如刚当了爷爷的老李,今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在家扎“金童”和“斗”,家里的女人们则需要准备好大量的糖果和和炒得喷香的瓜子、蚕豆,再准备好几大壶白酒,以备晚上使用。

村里的“火把树”大多用松树扎成。火把节当天,村里的壮年男子会一起上山挑选一棵笔直且高大的松树,把树干扛回来后,用粗铁丝把之前收集好的树枝一圈一圈捆在树干外面。傍晚时分,村民们把已经扎好的纸人及糊好的“斗”拿出来挂在火把树的顶端树枝上,再由汉子们吆喝着把制作完成的“火把树”竖起来。

等天完全黑透,全村人都会从家里抬出凳子来聚集到广场上,欢呼着等待村里的汉子用松明将“火把树”点燃,“火把树”的旁边还会燃起一堆巨大的篝火,乡亲们围在篝火旁,磕瓜子、喝酒、拉家常,兴致好时一展歌喉,或者干脆跳起舞来。刚结婚的新娘和刚生育完的新妈妈会在此时给大家发瓜子和糖,新郎及新爸爸们则挨个给大家倒白酒喝。

最快乐的还要数孩子们。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每人手里拿一个稻草扎成的火把身上挎个草绿色书包,包里放着松香粉,你追我赶,互相“撒火把”,松香燃点低,火苗“哧”地一下蹿出来,看着吓人,却并不是很烫。也有人在猝不及防间被吓一跳,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火把树”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燃尽,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抢火把树上脱落下来的未燃尽的木炭,拿回家后挂在猪圈、牛圈门外,据说可以保佑六畜兴旺,猪牛肥壮及家人健康平安。

“火把树”熊熊燃烧的火光映照着一望无际的稻田,也映照着乡亲们那一张张洋溢着快乐的脸,大家议论着今年的收成情况,满怀着庄稼丰收的美好愿望……

来一波这些年的火把节照片,感受一下这充满乡愁的火把节。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罗曼玉 通讯员 刘春娥 文

和太宝 图

责编 杨   奥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