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大理漾濞:文旅融合,非遗助力

发布时间:2022-07-11
文章来源:“掌心漾濞”微信公众号 作者:代汪媛 点击数:3350



近年来,漾濞县以苍山石门关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以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因地制宜采取“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思路,将彝族打歌、彝族大刀舞、傈僳族打歌、彝族刺绣等一批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到景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主题活动广场、非遗文创产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美食客栈等文旅项目,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丰富性、个性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和需求,在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

“太阳下山了,月亮出来了,篝火点起来,不会打歌的来打歌,不会唱歌的来唱歌……”

傍晚,漾濞县苍山石门关景区打歌场上异常热闹,州级彝族大刀舞非遗传承人吉建富正引领着游客,围绕着篝火,跳起欢快的彝族打歌,不到一会儿就吸引来100多名游客。

漾濞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马旭敏说:“将非遗文化进驻景区、开展在活动广场、传承在群众日常生活中,这是漾濞县推动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彝族大刀舞非遗传承人吉建富:“每次领舞,很多游客都会跟着我一起学打歌,还跟我拍照,有的还问我大刀舞的来历,作为非遗传承人我非常感动,我认为这个展示平台很好。” 

漾濞县还结合“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穿上民族服装、带上道具,走进广场、走入群众、走进学校中,与大家一起打歌、跳舞,将非遗项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大家认知度,并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得到传承。


市民杨秋花:“参加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从中体会到乐趣,锻炼了身体,充实了生活,还增加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看到那么多的民族文化走进我们普通群众的生活,更增进了对文化繁荣发展的信心。”

1


除此之外,漾濞县还组织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图文资料,利用“七彩云端”、“掌心漾濞”、快手、抖音等媒体平台,把非遗文化内容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记录,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让非遗文化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据悉,今年来,漾濞县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21场次,进村(社区)活动8场,进公园开展活动30余场次,进景区已形成常态化,全县已创建16个传习所和1个非遗示范学校,每年定期开展传承活动。




“非遗+旅游”为文旅融合发展增活力添动力,拓展乡村振兴渠道,优化文化旅游环境,不断促进全县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据马旭敏介绍,近年来,漾濞县重点打造核桃和文旅两大产业,全县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来源 “掌心漾濞”微信公众号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