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有一种生活叫大理】成为乡村旅游好去处,栖凤谷太有“料”!

发布时间:2022-06-27
作者:王楚云 点击数:5429

夏日的清晨,天籁轻响,栖凤谷生态农场里的工人便开始忙着打扫圈舍、给地里除草了。门口的大片格桑花开得正好,迎来送往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映入眼帘的荷塘里,荷花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为人所见;青绿色的核桃挂满枝头,放眼望去,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位于大理市凤仪镇三哨村水库旁的栖凤谷生态农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三哨村乡村振兴的典范。那么,栖凤谷生态农场又是如何突破并创新的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栖凤谷。

回乡创业

带动村民增收

据三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尹文芳介绍,三哨村曾是凤仪镇唯一的贫困村。自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经过多轮回头看和动态管理,全村于2016年实现脱贫,2020年通过多种举措,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现在的三哨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2020年4月,三哨村村民柴志和回到家乡,从建筑转行,回来做起了农业……

柴志和说:“三哨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年平均气温低,光靠农业很难发展,但农特产品比较多。”栖凤谷生态农场建立后,会回收村民们的土鸡、土鸡蛋、蜂蜜等农副产品,再进行统一销售,用这种方式实现产业带动,为村民增收。

随着农场内业态逐渐丰富,许多村民会到这里来务工,柴志和说:“旺季的时候,每天有会二十至五十个村民来帮忙,固定的工人有八九个,都是村子里的村民。事情多的时候,他们就回来帮忙,平时闲的时候,可以去做其他事情。这种方式很灵活,我省去了固定的人力成本,他们也能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算是一种双赢吧!”

因地制宜

打造景观农业

发展乡村旅游,栖凤谷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环境清新幽静、远离喧嚣。农场因地制宜,利用不同季节的农作物作为景观,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现代生态农场,大力推广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除了门口的荷塘和格桑花,朵朵向日葵长出了花苞,仿佛只需一缕阳光,它们便向阳盛开了;路旁的梨果、核桃挂满枝头,酝酿飘香的果实;桃子已经成熟,摘下洗洗便可食用了!

走过农场里蔬菜、向日葵、油菜等种植区,大片的草地映入眼帘。柴志和说,草地主要做休闲娱乐使用,今年以来,栖凤谷开始承接了一些团队露营,主要为团队露营提供场地和食物。后山现在种了许多果树,接下来会考虑做水果采摘体验基地。

“开办农场时,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走过弯路,现在栖凤谷经营慢慢走上正轨了,后面也会不断探索改进经营方式,充分发挥栖凤谷农业生态农场+旅游+生态模式的作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柴志和表示。

丰富业态

打造多元化农场

去到栖凤谷,可以体验户外烧烤的乐趣,也可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身心,适合朋友聚会、亲子出游、公司团建、野外露营……这里可以有田园的烟火气,也可以有格调和诗意,多元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激发出三哨村乡村振兴新活力。

端午假日,栖凤谷生态农场内开展了DIY香囊制作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这里还会不定期开展挖紫洋芋、采摘向日葵等农耕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农耕乐趣的同时传承乡土文化。

柴志和说,栖凤谷接待量最高时每天能达到200多人,现在就想着力以农场为依托,打造研学基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现在还在探索阶段,如果这种模式可行,就多打造几个‘栖凤谷’,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林燕 文/图

部分图片由国家级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