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大理州白剧团在全州宣讲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两个节目荣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2-06-22
文章来源:“大理白剧”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奥 点击数:3861

今年2至5月,州委宣传部围绕“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题,在全州举办“砥砺奋进新征程 喜迎党的二十大——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

(《老犟叔告状》剧照)

5月24日,经过理论宣讲大赛州级决赛评比,共产生了语言类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文艺类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6个;优秀组织奖7个。

(《百年筑梦颂党恩》剧照)

其中,大理州白剧团选送的白剧小戏《老犟叔告状》和大本曲表演唱《百年筑梦颂党恩》,荣获文艺类一等奖;同时,大理州白剧团荣获优秀组织奖。

《老犟叔告状》

《老犟叔告状》编剧为范隆师,导演为张锡华,音乐设计为苏建根,舞美为刘竞。由赵信鸿饰演书记,钟继林饰演老犟叔,杨涛饰演小赵。讲述了老犟叔因三番五次邀约驻村工作队员小赵到家中吃饭未果,误以为小赵看不起自己,从而在院坝会上向书记“告状”,经书记化解,工作队员与村民误会解开,从此情更深、意更浓的故事。

(《老犟叔告状》主创及演职人员)

编剧范隆师:接到工作任务后,由于宣讲时间要求在10分钟以内,要在10分钟内讲好故事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集思广益,最后决定用曲艺的形式,往白剧上靠,同时在内容上,党的路线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要落到人上,所以选择了老犟叔、工作队员小赵、书记三个人,通过召开院坝会,了解民情,体察民生,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工作队员和村民鱼水情深,更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注脚。初稿一个星期左右就拿出来了,后来经过两三个月的修改,最终定稿成演出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正事反写,欲扬先抑的小故事。

导演张锡华:拿到剧本后,我就思考,如何在10分钟以内,在舞台上“解疙瘩”,如何调度,如何发挥唱腔,如何体现“矛盾”,如何反转。最终,我用了夸张的手法,抓住驻村工作队员小赵忙得没时间吃饭,在公办室吃泡面等细节,树立了勤恳务实、为民办实事的驻村工作队员形象,通过院坝会的召开,一步一步,在舞台上成功“解疙瘩”,从而表达了工作队员与村民贴心、走心、暖心的情感。此外,在背景的使用上,为了节约和可以重复使用,我在和演职人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坚持使用LED屏,而非实物搭建白族山墙,效果很好,这一创新,也成为排练期间大家难忘的小故事之一。

音乐设计苏建根:一个星期就要交稿,时间是非常紧迫的,而且,两个节目,需要设计不一样风格的音乐,也是难度之一。在设计之前,我征求了张亮山老师的意见,他建议《老犟叔告状》以吹吹腔为素材。所以,最终我以吹吹腔为素材设计了音乐,以此表现人物的性格,整体是欢快、诙谐的调子。

(音乐设计苏建根)

舞美刘竞:结合剧本,我主要设计了两个时空的场景。第一幅是小山村,有树,有村间道路,有民居,第二幅是新的白族村落,有照壁,院子,是想表达在党的政策落实下,村庄面貌的发展变化。

(舞美刘竞)

书记饰演者赵信鸿:瞧着剧本很短,但很难表现,还因为超时有所删减,比较急促,唱腔更是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主要通过院坝会上了解乡村振兴的实质性问题、看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化解老犟叔与小赵之间误会的整个过程的表演,来树立书记这一善察民情、工作得法、耐心细致的人物形象。

(赵信鸿<中>,钟继林<右>,杨涛<左>)

老犟叔的饰演者钟继林:接着剧本后,我仔细研读,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尖锐的矛盾,而是以“告状”的形式,歌颂工作队的辛苦。于是在编剧导演的提示和要求下,借助传统手法,通过装束、身段来体现老犟叔的性格,以及对驻村工作队员的关爱之情。

工作队员小赵饰演者杨涛:小赵是一个认真工作、一心为群众、很刻苦的驻村干部,他也是犟,犟到骨子里,群众请他吃饭,他因为工作忙,宁可在办公室吃泡面也不去老犟叔家吃饭。我主要通过身段、台词,来表现小赵这个人物形象,从而表达驻村工作队的艰辛。

《百年筑梦颂党恩》

《百年筑梦颂党恩》编剧为彭强,导演为李瑞琦、彭强,音乐设计为苏建根、李波,舞美为王春林。由赵雪芳饰演老大妈,李维忠饰演老大爹。通过大妈和大爹一个认为自己说得更好听、一个认为自己唱得更好听、最后说唱到一块儿的故事,表达了人民大众对党的歌颂赞美之情。

(《百年筑梦颂党恩》主创及演职人员)

编剧彭强:接到任务后,感觉非常难写,因为政治性很强,很多都是固有的语言,不能改变调整,对押韵的要求就特别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觉得与其喊口号,不如说快板,更有艺术价值和可看性。所以,我选择运用大本曲表演唱的形式,有人物,有情节,通过老大妈老大爹的PK,实现了对党和现实生活的赞颂。

导演李瑞琦:拿到文本研读后,发现作为政治性的宣讲,在艺术手段上的表现非常难,还好演员是两位普通的群众,老大爹和老大妈,又是大本曲表演唱,手法就可以宽一点。我主要运用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有歌有舞,有唱有跳,通过诙谐的手段,轻松愉快地把党的百年历史、方针政策鲜活呈现。比较难忘的是,平时排一个节目,差不多就是7天,这次前后排了一个半月,我媳妇都怀疑说怎么这么爱在排练现场排这么长时间,只好慢慢和她解释总体原因是难度比较大。

音乐设计苏建根:拿到本子以后,我反复研读,感觉非常难,因为一个字都不能改,有的地方还不押韵,让人非常发愁。最后,我在了解编剧、导演意图的前提下,综合各种想法,选择使用传统大本曲音乐,具体用了平板、高腔和民歌小调,来体现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绪。比较遗憾的是,末尾热闹了以后,沉下时的伴唱,因为超时,只好删节,而那个唱段,是最出彩的。此外,将白族音乐套进《国歌》的旋律里,巧妙将白族音乐与《国歌》相融,也是这次音乐设计的特色。

(舞美王春林)

舞美王春林:我读了剧本后,共设计了两稿,第一稿和剧本贴得很近,有红色的氛围,红色的广场,加上大理的蓝天白云;第二稿更大理,有苍山有苍山雪,有洱海有蝴蝶泉,有白族小院,“白味”更浓。

(赵雪芳<左>,李维忠<右>)

老大妈的饰演者赵雪芳:这个节目总体是大本曲小剧,又唱又跳又演,属于轻喜剧,将党的百年历史全部写进去了,有人物有情节有冲突,道具方面,我拿的是双飞燕,老大爹拿的是三弦,都是常见的道具,既加重了表演的负担,因为要非常熟练地使用道具,但同时又总体减轻了演员的负担,因为手中有东西,就有了工具,表演起来花样更多。这样,通过唱唱跳跳,将政治口号比较多的内容,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喜闻乐见。

(老大妈的饰演者赵雪芳)

老大爹的饰演者李维忠:接触到剧本,看了,觉得是新的挑战,以前这种类型的戏,我没有演过,既要唱,又要跳接近十分钟,气都喘不过来,特别是最后那段,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膝盖疼得厉害还得坚持唱完跳完,并且台词很难记,有的地方没办法押韵,有的地方修排期间还在不断地修改,录像前面还在改,感觉压力非常大,晚上做梦都在背台词,但终于还是唱好跳好演好,感觉非常有意义。

来源 “大理白剧”微信公众号

责编 杨   奥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