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大理大学“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研修班”开班

发布时间:2022-06-15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王楚云 点击数:15978


(图:开班仪式)

6月15日上午,文化与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研修班”在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开班。

此次培训,共招收到大理市、剑川、洱源、宾川、鹤庆、巍山、云龙等地的20名学员,其中,还有来自江苏连云港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学员。

开班仪式上,大理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韶春,大理州文旅局二级调研员杨建宇出席并讲话。

大理州文旅局非遗中心主任赵向军,大理市文旅局副局长何永华,大理市文旅局非遗所所长沙玉双,大理市白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张锡禄受邀参会。

大理大学宣传部部长刘翃,大理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洪慧铭,大理大学科技处处长李丽娟,大理大学后勤中心书记赵金龙,大理大学保卫处副处长白为大,大理大学办公室副主任浦伟,大理大学教务处实践科科长王静以及艺术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大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主持。

(图:大理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韶春)

杨韶春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说:“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办学成效不断显现,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为扩大大理的影响力,提升大理的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体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17年来,我校成为‘文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高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项目,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为组长,云南省文旅厅非遗处、大理州文旅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艺术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组,依托大理大学民族艺术馆和大理大学在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源,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和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几年来高质量完成了七期非遗传承人研培任务,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学员的好评。”

杨韶春说,本期研修班以“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研修为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白族文化,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非遗传承事业。白族文化是世界上独有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方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以此次研修为契机,认真学习、交流技艺,提高学养,提升创新意识,推动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事业上做出新的贡献。本次培训目标明确,意义重大,希望各职能部门统筹计划,精准施策,认真组织好本次研修工作,相信在省文旅厅和大理州文旅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研培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培训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也请各位领导、专家、学员继续支持关心大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图:大理州文旅局二级调研员杨建宇)

会上,杨建宇说:“长期以来大理大学为全州的文化和旅游事业、非遗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非遗培训上做了很多工作,对大理的非遗传承、保护、研修等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非遗实践提供了理论知识。全州的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坚守,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使大理州的非物质物化遗产呈现出喜人状态,使大理的非遗保护、非遗项目得到了省内外游客、广大非遗参与者的喜爱。2008年白族民居彩绘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文化研究息息相关。在第十期云南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展览上,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希望学员通过这样的培训,珍惜机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在非遗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做出更好成绩。”

(图:开班仪式)

张锡禄代表专家发言,他说:“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此次‘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研修班’更是接地气。艺术学院聘请了国内著名的多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相信学员们通过学习后,会对白族彩绘,白族民居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希望学员珍惜机会,按时参加授课,好好做好笔记,使技能技艺得到大的提升。我们授课专家将竭尽全力讲好课,把民族文化、白族民居彩绘、建筑营造技艺等方面的知识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争取把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好,研讨好,出成效。”

来自大理市双廊镇的民居彩绘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峰代表学员发言,他说,我们将珍惜这次研培机会,好好学习,相互帮助,争取学有所用学有所获。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技能技艺,把非遗传承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更加精彩夺目,为民族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图:大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

最后,赵全胜对一直关心、支持非遗研培工作的省州市相关部门表达感谢,并对20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自2017年以来,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立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的研培高校,大理大学已圆满完成非遗传承人的七期培训任务。今天,迎来了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项目‘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研修班’的开班,我们将继续努力完成好本期的培训任务,紧扣主题,进行‘基础理论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板块研修,邀请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专家和大理地区的文化名家近10位专家参加授课,还将到省外研修交流,到大理市、剑川等白族建筑聚集地实践考察。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主动积极参与、遵守培训纪律、相互关心、互相学习,‘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力争学有所获。”

大理大学是省属普通高校,经过40多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民族文化学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本硕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成立最早且最先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3月,大理大学成为“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承担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精心组织策划研培项目。今天开班的“白族民居彩绘及建筑营造技艺研修班”,是大理大学举办的第八期培训班。此次培训基于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民族文化研究院等相关专业人才资源,聘请国内相关专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本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组成教学、指导团队,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拓展实训空间和条件,配备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实训辅导员及班主任等相关管理人员,力争把此次研修班办出特色,办出成果。

来源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