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游大理 正当时】跟着非遗游大理 打卡别样新玩法(三)

发布时间:2022-06-14
作者:龚怡丹 点击数:5058

有人喜爱自然山水,有人喜爱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有人钟爱别具一格的民俗体验……解锁旅游新玩法,感受非遗魅力,让游客在一次次真实体验中,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跟着非遗游大理,“沉浸式体验”走起!

推荐线路:宾川——祥云——巍山——弥渡——南涧

宾川县

宾川是一部历史文化长卷,多元的文化在这幅长卷上散发出历史的醇香。走进宾川,与赶马的汉子一同去回味宾川那一部历史悠长的典籍,在时光铺就的古道上,探寻记忆中的流星、寻一抹乡愁……

萂村非遗工坊

(体验宾川古老白族传统剪纸、刺绣文化)

萂村剪纸题材与内涵十分丰富,有祝福纳祥、故事传说、民俗风情等,材料一般用白棉纸、白纸、红纸、报纸,少量还用箔、布、皮革等。剪纸一般不画样底,大体比画或是用指甲在纸上掐个纹样,手到意到,就能剪出生动多姿的人物、花卉、狮子、老虎、花鸟等。技艺传承者主要是白族妇女,女孩子们很小就从长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剪出不同花样的剪纸。

小到荷包、鞋垫、绣花鞋,大到白族包头、白族服装和房间装饰挂画,白族刺绣用途广泛,因白绵纸剪出的图案更容易粘贴在布上,所以刺绣用的剪纸图案多数用白绵纸,图案栩栩如生,在这些刺绣民间艺人手中,这些作品“活”了起来。

联系人:李建勋13887205688

地址:宾川县大营镇萂村非遗工坊

农民博物馆

(体验鲁班锁)

萂村的白族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这家农民博物馆里摆放着收集到的当地各种传统白族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品、民族服饰及民间老物件等有1000余件。


鲁班锁,又称孔明锁、八卦锁,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在这里,除了了解传统农耕生产用具外,还可体验鲁班锁制作。

(今日宾川 图)

联系人:李建勋13887205688

地址:宾川县大营镇萂村农民博物馆

祥云县

那个最早叫云南的地方,是祥云。境内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民俗风情绚丽多彩。祥云土陶远销东南亚,草帽走遍大江南,土锅、珐琅银器、土碱等闻名四海,打上了“祥云”的烙印……

非遗工坊

(体验祥云陶器制作技艺)

“大营庄,做土坛,一坛咸菜吃家乡”“大营庄,做酒罐,还有最酸咸菜缸,不买大营罐罐心慌慌”,取泥、晒泥、筛泥、发泥、打泥、玩泥、制坯、上釉、烧制、出窑等,整个流程都以传统手工的模式完成,从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上都保留着陶艺的原始风貌。一起去体验陶器制作吧!

(祥云信息港 图)

联系人:寇福旺15125158895

地址:祥云县禾甸镇大营社区坝窑村3号(非遗工坊)

土碱制作技艺传习所

(体验祥云土碱制作技艺)

“邑内有温泉,泉中含钠,俗呼土碱”,土碱呈灰白色,被人们制成圆圆的饼干状后,可以用来发酵面粉、洗涤,还可以用做消食药,既是食品和生活用品,也是纯天然的药品。

土碱加工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和米甸镇自羌朗村,开始叫作熬碱,是一种最原始的做法。即把水挑回来后,放在锅里煮,水将要干的时候,舀出稠汁放入碱托(用竹篾片做成的圆形的小圈),晒干后取下碱托,捆扎成套,便可出售使用了。

联系人:朱继云18887234729

地址: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委会塘子山村134号

巍山县

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巍山,是适合休闲的慢节奏天堂,这里有太多的历史和人文气息。小城清欢日,从古城飘出的第一声丝竹弦乐和净朗唱腔开始,从早晨第一家早点铺的开门声开始……

(王泽航 摄)

南街60号

(欣赏巍山打歌)

“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这说的便是巍山传统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巍山彝族打歌。打歌又称“踏歌”,在彝语中叫做“阿克”,打歌时在舞场中央烧一堆大火,以火为圆心,围成一圈或数圈,边唱边跳,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和响亮的歌喉。

“月亮出,大火着,围着火,来跳脚;尘土飞,帽子脱;大家唱,多快活;手拉手,使劲跺;月亮落,管不着。”这首古老的三句式“打歌调”形象地描绘了打歌的场景,从古至今,打歌与彝家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巍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人:石丽兵13577230599

地址:巍山县南诏镇南街60号

老黄嫂(火巴)肉饵丝

(品尝巍山饵丝)

巍山,被誉为“中国名小吃之乡”,历史悠久,美食荟萃。在巍山古城里,一说到“老黄嫂饵丝”,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饵丝选用的原材料是当地稻米,当天早上加工制成,色泽洁白,粗细均匀,根根分明,口感细软甜润。烫饵丝的汤要滚水大涨,将饵丝快速从沸水中捞起出锅,舀上一勺高汤,盖上黄皮、“帽子(臊子)”,根据个人口味撒上辣椒、葱花、芝麻粉,淋上酱油,一碗热气腾腾的饵丝即可上桌。

从热汤进入食道开始,便打开了巍山人一整天的元气大门。

联系人:江丽明13887285500

地址:巍山县巍城西路153号

厚生号蜜饯

(品尝巍山蜜饯等特色小吃)

巍山蜜饯是巍山久负盛名的土特产品,采用天然植物的根、花、果加工,再用蜂蜜浸渍而成。发展至今,已有冬瓜、橄榄、木瓜等三十多个品种,形、色、香、味的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联系人:左永惠13577247908

地址:巍山县镇南街43号

弥渡县

鼓声、歌声在弥渡大地上响彻天际,珍藏在弥渡县博物馆里的旧石器、新石器、古书籍向后人叙述着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也使得弥渡成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聚宝箱”。梦回花灯之乡,情醉小河淌水,在弥渡,赏花灯、品美食,听一听醉入星空的《小河淌水》……

弥渡民歌和花灯戏综合传习中心

(欣赏弥渡民歌、花灯戏)

花灯从最早的“燃灯”逐步发展为“观灯节”、祭祀花灯,进一步发展到融戏剧、杂耍、演唱为一体的民间社火活动,形成了民间传统习俗。弥渡县是“中国花灯艺术之乡”,花灯植入弥渡文化沃土,经能歌善舞的弥渡人在祭祀、娱乐活动中糅合、发挥,逐渐演进并成熟起来,“鸣鼓聒天,八方乐奏,万众欢腾。”若是有时间,去看一段花灯戏吧!

弥渡民歌源远流长,是弥渡县境内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的总称,在被誉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图传》“铁柱祭”中,就有“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述。“乐者,天地之声,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人心喜则笑,笑则乐,乐则口欲歌之,手欲鼓之,足欲舞之。”一首首歌谣,此声未落,彼声又起,唱出了弥渡声音!

联系人:王冬雪15887382227

地址:弥渡县弥城镇顺城公园弥渡花灯民歌综合传习展示中心

“常留之家”农家乐

(品尝弥渡密祉豆腐宴)

腌豆腐、炒豆腐、煮豆腐、麻婆豆腐……这些以豆腐为主料的佳肴,通过凉拌、煎、炒、煮、烤等烹制手法,可以做出“花”儿来。每年,为密祉豆腐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到了密祉,品尝用珍珠泉水煮出的美味豆腐,深深烙在每一位食客记忆中。


(创想大理 图)

联系人:何首镇13577236995

地址:弥渡县密祉镇

南涧县

山水无量,跳菜之乡,绵延久远的无量山,犹如一首旷古悠长的抒情诗,引得无数人前去欣赏、倾听……

无量山樱花谷

(体验南涧跳菜)

在南涧,歌舞是人们表情达意最直接的方式,从远古走来的南涧跳菜至今仍旧渗透在南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遇到结婚、满月、周岁、祝寿等喜庆的场合,都要行跳菜之礼。一场跳菜盛宴,就是一场民俗文化的饕餮盛宴。

从宴席到舞台,南涧跳菜从大理出发,步出中国西南边陲,从乡野“舞”向世界,盛开在越来越多的地方……

联系人:吴治民13987299767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刚刚过去

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和非遗同行

激发非遗活力

才能让更多沉睡的文化遗产被人们看见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林燕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日报 大理发布 今日宾川 巍山旅游 最大理 图

资料参考自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资料丛书《大理非遗记忆》《文化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上册)》

责编 杨奥 龚怡丹

见习编辑 韩艳慧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