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艺术大理】非遗传承进校园,共享幼教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2-06-13
文章来源:“大理非遗”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榕杉 点击数:2270

为了培养孩子的家乡意识、民族情怀,祥云县祥城镇城西幼儿园以课题《祥云县本土民间手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为切入点,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幼儿教学新模式。从认知、鉴赏、传承、传播等层面常态化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对幼儿启智润心,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近五年来,城西幼儿园与祥云县非遗中心紧密联系,加强合作,组织教师参加祥云县非遗“出彩工程”传承人技能培训,同步实施“民间艺人进校园”课题研讨,一次次走进“传习所”“工作坊”“田间地头”参与田野调查。通过项目了解、作品欣赏、技艺收录、实践操作等调查方式,甄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土陶制作、剪纸、编织、泥塑、布艺等非遗项目,基本完成《千变万化》《匠心泥塑》《多彩布艺》等3个非遗教学课题研究和12册成果编辑。同时,采用“非遗”讲堂、互动表演、活态展示、带徒授艺等方式,将非遗传承融入课内课外,让孩子们“学中做,做中学”,循序渐进把课题成果巧妙植入教育教学。





一根根粗细不一、材质各异的纸条、塑料管、麻线、草绳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下,形成了一个个小草墩、手链、小草席及各种编织品。





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彩泥,经过小朋友的巧手变成了不同造型的蔬菜、水果、动物、生活用品,一团团软硬质地的泥巴被小朋友们做成了锅、陶瓷品。




还有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布块,被小朋友们变成了民间鞋垫、围腰、肚兜、小布鞋。

近年来,在祥云县文旅局、县教体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下,县非遗中心、祥云一中、祥云一中初中部、祥城镇城西幼儿园联手创建“非遗进校园”示范点,意味着文旅事业和教体事业相互联动,融合发展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同时,示范点创建进一步推动祥云县文化、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将继续坚定方向,创新融合,共同打造“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空间,让校园文化空间成为一片活力之地、创新之所、魅力之源!

来源 “大理非遗”微信公众号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