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素有“桥梁博物馆”“世界古桥梁艺术博物馆”“云龙古桥冠全滇”等美称。2013年,云龙县沘江古桥梁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云龙县不断加大古桥梁保护力度,并陆续启动实施了古桥梁群修缮工作,让“国保”重现往日风采,留住古韵乡愁。
通京桥是沘江古桥梁群之一,又名通金桥,位于云龙县长新乡包罗村,始建于清乾隆41年,该桥横跨沘江,东西走向,为悬臂式单孔木梁风雨桥,全长40米,净跨29米,高12.5米。桥身采用木枋交错架叠,整座桥不用一颗铁钉,全部是木桁扣榫,是云南省境内的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古桥。经历百年风雨侵蚀,该桥出现了漏雨、部分结构糟朽、墙体脱落和桥墩基础不牢固等问题,2018年云龙县文管所积极申报,并获批实施了修缮工作。
云龙县文管所文博馆员 杨伟飞
通京桥这一次修缮主要是完成了它的瓦屋顶漏雨问题修缮,然后它的糟朽的木构件替换,还有就是西桥亭、东桥亭的墙体剥落部分的修复以及桥墩被河水冲刷损毁部分的基础加固处理,总体感觉这座桥修了以后比以前更加牢固、更加美观,但是总体风貌及风格和以前是一样的。
沘江古桥梁群分布在云龙县沘江及其支流上,包含了藤桥、拱桥、吊桥、铁索桥、伸臂木梁桥等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的37座古桥。与通京桥一样,其余的36座古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云龙县博物馆馆长 杨彪
由于这个沘江古桥梁群长期经历风雨,数百年来又肩负着两岸群众的日常通行,桥面也有老化损毁的问题,加之很多木质结构部件也有糟朽的问题,包括桥梁的桥墩基础长期经历河水冲刷,也有安全隐患,所以现在我们急需对沘江古桥梁群进行保护性修缮。
沘江古桥梁群修缮工程本着原状修复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评审通过的设计方案开展古桥梁修缮工作。2018年以来,云龙县共争取项目资金1280多万元,对通京桥、炼场坪桥、关帝圣君桥等7座古桥进行了桥廊瓦屋顶的捡漏、槽朽木构件桥面板更换、垮塌墙面处理、桥墩加固,并完善了33座古桥连接道路、保护界桩。投资101万元的彩凤桥修缮项目即将启动修缮工作。
云龙县文管所文博馆员 杨伟飞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广泛宣传,让桥梁附近的老百姓和当地党委政府参与到我们的文物管理各项工作中,我们也将加强日常监督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我们的桥梁保护做得更好。
来源 云龙关注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