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南涧向阳村,留住记忆里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2-04-25
文章来源:微南涧 作者:刘榕杉 点击数:2605

一条条泛黄的老街

一栋栋古老的房屋

一面面砖红的墙壁

……

你是否还记得故乡的模样?

元代南涧段置定边县隶镇南州,古定边县历时元、明、清三代约700年。向阳村是南涧历史文化古街区的核心区,是南涧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保存有不同年代的古建筑群,是“儒、释、道”三教和谐共融的重要遗迹,也是古街区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

走在向阳村的石板路上,跨过时光的门槛,看着光阴一点一点爬上老墙,这里每扇吱呀吱呀的木门,都在诉说一个母亲的思念,每缕照射牌坊大门的晨曦暮色,也照着曾经嘈嚷的市井生活。年近80岁的陈汝智老爷爷是向阳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在谈起老街的变化时,忍不住将我们带回了他儿时的记忆……

记忆中的夏天总是十分炎热,饮上一碗从观音阁打来的“地龙水”,清甜得好像被盛夏的风轻抚过。位于向阳坡下的观音阁,曾是南涧老街区的重要取水点,历史上的观音阁水出水量大,“地龙水”喷涌而出,水质清澈、甘甜,远近闻名。


记忆中每次到了勤佛日,南街观音殿、城隍庙、寿福寺就被香火淹没,烟火缕缕如细线,虔诚的人们在这里祈愿。


拾阶而上,踏上记忆中的十八级阶梯,来到曾经的母校——南涧小学,之前这里被称为毓秀书院,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大理地区较古老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历史上边疆民族地区崇尚和学习内地文化的重要见证。

一抬眼,仿佛依稀传来“铛铛铛”的下课铃声,学园一片沸腾,学生们三三两两走下楼梯,说说笑笑,看着炊烟缓缓升起,听到母亲的呼唤在巷口响起,“回家吃饭啦!”那些身影渐渐消失在村里。



巡检司衙署、关圣殿都坐落在南涧小学校园里,《康熙定边县志》载:“康熙三十四年知县崔靖于县署东,建置典史衙署,官署为略矣!”巡检司衙署是南涧仅存唯一的清代官署衙门。看着关圣殿正门悬挂的乾隆丁卯年(公元1747年)“浩气同天”木匾,想起这些儿时喜欢嬉闹的场所,都已变成了珍贵的历史遗迹。


沉浸在陈老爷爷的回忆中,眼前一栋栋的古建筑仿佛已与旧时光重叠。如今老屋上的天线,连接的是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人来车往的喧嚣,没有五彩交错的光影,高高的红墙阅尽了百余年的幽幽历史,也接受了新时代的洗礼。时光赋予了古村丰厚的底蕴,也让它难挡风雨的摧折,保护传统古村落,留住记忆里的乡愁,也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2014年向阳村被公布为国家传统村落,获得了中央第一笔300万的建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提升和两污设施处理,并于2020年在向阳村实施了传统村落挂牌保护。2020下半年,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保护利用工作被列入全国十个示范州市之一,向阳村又获得了254万元的建设资金,用于寿福寺、陈家大院的修缮和消防设施的提升改造。




“古村落是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缩影,也是传统文化的凝固和遗迹。下一步,在管理上要继续完善向阳村的管理导责、管理办法、村规民约。同时,针对村落的特点,完成风貌整治改造和消防短板的提升改造。”南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管理股股长熊添昌说到。


乡愁一如古城里温暖的光

走过万水千山

走不出母亲的目光

世界上的每一条路

都可以通向一个地方

那就是家

来源 微南涧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