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也叫果脯,是颇具民族特色的民间糖蜜制食品,流传于各地,历史悠久。
有糖果蜜饯的地方,就有家的味道,即便是不爱吃零嘴的中老年人,也愿意吃上一些,它满足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代表一种安定、富足。
在巍山,蜜饯几乎等同于古城的一张名片,但凡到巍山旅游观光,总要带一些回去做伴手礼。巍山的蜜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巍山县巍宝山的熊道人将蜜饯的制作工艺传给了与他交往甚好的友人,从此有了巍山的“厚生号”蜜饯。以前的蜜饯种类较少,最常见的数冬瓜蜜饯、沙参蜜饯、桔饼蜜饯,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创新研制,又有了橄榄蜜饯、杨梅蜜饯、菠萝蜜饯等等多个品种……不得不让人感叹,巍山蜜饯饱含巍山人无尽的奇思妙想和浪漫主义。
巍山人向来有食用花朵的习惯,早春盛开在山坡的白色杜鹃,和煮透的青豆米一起下锅炒最好吃;春分时节开在田间地头的金雀花,煮做汤羹,清香扑鼻;那顶在南瓜上的黄色花朵,也要摘来,用鸡蛋裹了下油锅炸一炸。至于姜花,陆游有诗:“杯羹最珍慈竹笋,缾水自养山姜花。”姜花从来都是给人以清雅高洁的形象,巍山人将之采来,以蜜浸泡,甜润中特有花朵清甜,这样的姜花蜜饯恰如高冷美人嫣然一笑,冰消雪融,云游不动。
提起槐果蜜饯,则较为冷门一些。槐树结出的果子形似迷你版的皂荚,性寒、味苦,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用来泡水可解热毒。蜜饯向来给人以甜腻的印象,但槐果蜜饯却真正是甜而不腻,蜜糖包裹下仍然留存着一丝桀骜不驯的淡淡凉苦,既中和了甜度,又越发凸显出清甜,真可谓天作之合。
异曲同工的还有小金桔蜜饯,小金桔富含维生素和金桔甙,可以开胃生津、降脂醒酒,但由于果肉酸涩,并不得一些食客欢迎。将小金桔做成蜜饯,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甜中带酸、酸中有甜,因为果肉脱水,果皮的清香越发明显,实在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完美例子。
同样带有药用价值的还有沙参蜜饯。沙参作为一种根茎类的药材,和食品最亲密的接触恐怕不过是一锅药膳鸡,拿来制成蜜饯,若是未经尝试,在许多人脑海中必定将其当做一味“黑暗料理”吧?但只要尝试过,大多数人都会将其列入蜜饯榜单前几名。长时间的蜜渍并未改变沙参回甘脆嫩的特点,令人吃后难以忘怀……
巍山蜜饯不加防腐剂,能够存放数年而不变味,吃后舒散化解、口舌生津,且种类繁多,口味各不相同,但直接入口绝不是蜜饯唯一的打开方式,有一道菜集合了常见的蜜饯品种,是宴客上品,这就是八宝饭。
所谓八宝,仅只是虚数,但充分说明了用材之丰富。制作八宝饭先得用一个广而浅的大碗,将多种蜜饯切丁后依次平铺于碗底,在蜜饯上头厚厚铺一层泡好的糯米,糯米之上又分两半,一半放制好的豆沙,另一半放冬瓜蜜饯,最后再添猪油增加黏润。此后,将大碗放于蒸锅之中,直到糯米饭熟,找一个盘子扣在碗口,身手利落的师傅把那大碗瞬间颠倒过来,一碗油润香甜的八宝饭就展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吃的时候也有讲究,拿那磁白调羹深深挖下去,确保舀取整个横截面,这样吃起来层次丰富,蜜饯酥甜,糯米饭香软,豆沙温润,多一分太甜,少一分不过瘾,实在是绕梁三日。
八宝饭不少地方都有,但能像巍山这样用料丰富、制作程序复杂的并不多。以文字写来只是惊鸿一瞥,但真正制作却不简单,寻常家庭很少会做,或做得不够正宗,只能在宴席上吃到,古城中的松柏餐厅做得尤为美味,堪称经典,但并不是随时对外销售,叫人时时记挂。
走在古城之中,连青石板路都带着含蓄而拙朴的美感,花枝入户犹含润,泉水侵阶乍有声。买上一盒什锦蜜饯,把不同口味一一尝遍,打破蜜饯齁腻的固有印象,在清甜回甘中感受这宁静古城中自带的悠然与安宁,连拂面的微风都带着花果香甜。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通讯员 石莹 文
王泽航 杨婷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巍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旅游服务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