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一月一县市·洱源】全力推动洱源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温泉康旅城

发布时间:2022-04-12
作者:刘榕杉 点击数:3524

编者按:为全面提升大理文化旅游传播影响力,展现大理文化旅游形象,大理文旅融媒体中心在大理州文旅局的指导下,深入大理州各县市文旅部门、文旅企业和相关场所,推出“一月一县市 全域看大理”系列报道,旨在描绘好风光、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展示新亮点,依托大理文旅、文旅头条全媒体传播渠道,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全面宣传展示大理的景色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带你一起发掘“六个大理”新魅力!

“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雾迷似仙乡。”作为久负盛名的“温泉之乡”,洱源县温泉资源储量多、泉质优、水温高、多点聚集,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今年以来,洱源县围绕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和建设国际一流温泉康旅城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力争实现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79.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3%。

聚焦群众关切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推进大理地热国、西湖景区、梨园村等旅游景区景点“特色书屋”试点建设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在原有文化活动中心基础上,增强文化旅游宣传展示和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开展好文化活动辅导、公益讲座、送戏下乡等活动,创作推出1-2个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节目。进一步优化洱源县旅游大数据分析管控系统,用好“洱源旅游”公众号、公共文化云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大数字文化产品供给。

截至目前,乡愁书社已在西湖景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洱源县公共文化机构文旅融合示范点之一;开展了少儿中国画书法公益培训班、少儿声乐培训班,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开展多场送戏下乡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活力。

深挖文化内涵

催生文旅融合“乘积效应”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洱源梅花节、凤羽田家乐民俗表演、茈碧湖海灯会节庆活动等,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特色非遗资源,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实现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对施滉烈士事迹陈列馆、施介故居等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创新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做深做实文旅融合大文章。

以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为例,洱源县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在松鹤村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洱源梅花文化节,培育叫得响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形魂兼具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不仅仅是松鹤村,凤羽佛堂村更是集“农业+文化+创意+旅游”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新兴文旅目的地。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代章介绍,佛堂村利用“文创+”赋能乡村振兴,每年的芒种栽秧节、十月白米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打卡,成为文创焦点。

全力招商引资

推动新项目落地“加速跑”

构建“温泉+”产业体系,策划包装2-3个温泉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争取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个,纳入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项目1个。持续巩固大理地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积极引导西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退步堂、茈碧草堂等景区、半山酒店等进行提升改造,争创一批高星级酒店和半山酒店。

第一季度共完成2020万投资;泉·大理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开工;2-3家星级酒店或半山酒店正在建设中,其中,梵城六谷温泉半山酒店已建设完成即将投入运营……洱源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全力创新业态发展,以温泉为核心要素串联其他要素,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其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建设“不掉线”的生动实践。

瞄准服务效能

加强宣传推广行业监管

深入开展网络宣传推广。围绕温泉康养、生态环保两条主线,依据不同时期季节和节气变化,推出春季赏花、夏季亲水、秋季人文、冬季温泉等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利用“互联网+旅游”模式,推动洱源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聚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文化娱乐市场、文物保护单位、A级景区(点)、星级饭店的安全管理。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季度,洱源县强化联合执法,共出动577人次,检查296家次企业、各类文旅经营户(场所),锲而不舍抓好文旅领域市场监管。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潘泉 杨灿华 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资料来源 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龚怡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