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弥渡弥城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产业
不断夯实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发展根基
三月的弥城镇蔡庄村
一块连片种植地里
麦子扬花抽穗、白菜绿意盎然
春意喜人
这里是弥渡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流转土地上从事生态化
规模化种植的场景
弥渡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 丁生佑:我们公司承租这块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大春以生产水稻为主,小春以生产小麦、大麦为主,其次我们也逐步对蔬菜进行发展。
在蔡庄村,弥渡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流转土地248亩。2019年,通过实施土地提质增效项目,修建沟路配套等工程,蔡庄村把这片低效的农田变成旱能灌、涝能排,渠、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并组织引导群众向企业流转土地。
弥渡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 丁生佑:我们种这片地,就是因为村里对我们很支持,他们能把这片地全部流转给我们,而且路通、水也通。
据了解,去年大春,企业种植的生态水稻,与往年村民的传统农作物种植相比,增效十分明显。在村民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的同时,也让部分有劳动力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当地村民 罗美 :在这里做工我每个月的工资都有3500元,而且早晚还能回家,有很多时间能把家里的大事小事照顾好。
当前,蔡庄村正在加紧实施新一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补齐农田水利短板,打牢产业发展基础。
蔡庄村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队队长 梁德国:在产业化发展中,一是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引进弥渡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蔡庄发展,通过一年的实施,农户、企业对我们村委会的服务都比较满意,农民得到增收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蔡庄村促进产业发展只是弥城镇以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弥城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节水农业、土地整理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发展提质增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来源 大理广播电视台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