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的巍山县马鞍山乡三胜村委会龙塘村,当地彝族群众正在梨园里载歌载舞,歌颂幸福美好的生活。满山满坡如雪的梨花,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原来我和丈夫一直在代销系统工作,企业改制后,就回家开始发展红雪梨种植,如今已发展了70多亩,其中见效50多亩,看今年的雨水和长势,收入可达10多万元。” 现年49岁的种梨大户刘美仙,言语中充满着自豪。三胜村红雪梨的种植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村里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坚持“一村一品”思路,聚力红雪梨产业发展。村里还引进大理绿源林果有限责任公司,以技术为支撑引导果农对果园进行科学化管理,使红雪梨的产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识证明商标认定、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资料图
资料图
红雪梨种植面积增加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拓宽销路就成为了村里的当务之急。马鞍山乡党委政府坚持走“农业+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之路,从2014年3月起在万亩梨园中搭起舞台办起了梨花节,举行了梨花仙子评选、“又见梨花源”航拍大赛、“醉美梨乡”征文等各种活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千年古城·醉美梨乡》大型纪录片,并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品质》栏目播出,提升了三胜村红雪梨的知名度,梨农收入不断增加,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梨花源”。
资料图
然而,自从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市场环境和运输问题等影响,三胜村乃至整个巍山县的红雪梨价格就一落千丈,出现了“叫好不叫卖”的现象。“2020年我家的红雪梨从刚开始时卖0.4元至0.5元一斤,后来降到了0.3元一斤。”村民郭德光说,就算是在贱卖的情况下,当年村里最后仍有50多吨红雪梨找不到销路直接烂在了地里,经济损失达6万多元。
2021年10月19日,乡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三胜村召开“书记院坝协商会”,当了解到当地群众红雪梨销路难的问题,乡党委借助巍山与京东集团合作的重大机遇,通过京喜农场直采进行线上线下销售,为红雪梨打开销路,2021年全乡3.9万亩红雪梨总产值6125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当记者走进梨花丛中的“高升农家乐”休闲园,几名钓鱼爱好者正在垂钓,还有客人正在用餐。“这段时间最受欢迎的是梨园里养的生态鸡,还有自己垂钓的生态鱼及棠梨花、马桑花、树头菜等各种野菜。”现年42岁的村民李家升,通过多年的努力种植了50多亩梨园,红雪梨价格好的年景,仅卖梨年收入就达12万元。自从村子里办起了梨花节,他看准了前来观光游客多的契机,办起了“高升农家乐”,每年又增加了近10万元的收入,尽管这两个由于疫情原因,村里不再办梨花节了,但由于梨园河水库和紫金公路建设的原因,客源还是基本稳定,农家乐每年还是有6万多元的收入。
“等疫情结束,水库建好公路修好,相信前来赏花摘果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会越来越好。”李家升起身,带着几名游客走向库塘垂钓。“滋”的一声,他身后的厨房里,又飘出了腊肉炒野菜的清香。
来源 巍山微视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