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提升大理文化旅游传播影响力,展现大理文化旅游形象,大理文旅融媒体中心在大理州文旅局的指导下,深入大理州各县市文旅部门、文旅企业和相关场所,推出“一月一县市 全域看大理”系列报道,旨在描绘好风光、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展示新亮点,依托大理文旅、文旅头条全媒体传播渠道,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全面宣传展示大理的景色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带你一起发掘“六个大理”新魅力!
周保中将军纪念馆位于大理市湾桥镇湾桥村。目前,陈列馆内设置“苍洱毓秀”“白山黑水”“儒将风采”“碧血千秋”“锦绣湾桥”等多个展厅,再现了周保中从一位贫苦的白族农村青少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毕生经历。
抗日名将周保中的英雄事迹
周保中出生在大理府太和县湾桥村的一个贫苦白族农村家庭,当时正值清朝晚年,国家内忧外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于是,1917年,周保中毅然参军。九一八事变后,中央派遣周保中前往东北组织领导抗日斗争,在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斗争中,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经历无数场战役,带领抗联将士牵制日本关东军70多万人,歼灭日伪军20多万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2年8月至10月,周保中出任救国军前方总指挥,三次攻打宁安县城,全歼守城日伪军,攻克宁安、东京城、东宁、绶芬河、敦化、额穆、抚远、桦南等城镇,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艰苦的抗战斗争中曾3次身负重伤。
在第二次攻打宁安时,一颗子弹打在周保中的两根腿骨中间,在没有医疗器械和麻醉药品的情况下,周保中让随军大夫用刺刀在枪伤处割开一寸长的口子,用镊子取出子弹,一点一点刮去伤口上的烂肉。从此,“周参谋长刮骨疗伤,胜过昔日关云长”的故事广为流传,在东北抗日队伍中名声大振。
1935年初,吉东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已发展近千人,为适应东北抗日斗争形势需要,中共吉东特委决定将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1935年2月1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在宁安正式宣告成立,周保中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第五军成立后,在宁安一带与日本法西斯展开英勇战斗。
东北抗日联军自1935年初,逐渐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艰苦的战斗,恶劣的环境,使部分抗联领导人意志发生了动摇,在关系到东北抗战是否能坚持下去的关键时刻,周保中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批驳了取消主义的错误主张,从而使东北党组织和抗联部队坚持抗日斗争而不溃散。
1936年10月10日,抗联第二路军成立,周保中任总指挥,赵尚志任副总指挥,崔庸健任参谋长,下辖5个军,与杨靖宇领导的第一路军、李兆麟领导的第三路军形成了品字阵线、互为依托之势的战斗格局,吉东抗日斗争进入全盛时期。
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战时期,在和中央失去联系的八年困境中,周保中以自己的坚强党性,以勇敢和智慧的高品格魅力,被当时和后人们公认为名副其实的东北抗联主要负责人,在出现分歧和困难时,大家会顺其自然地把周保中当作东北党组织领导的核心领导者,给予信任并求助。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此时,东北抗战和全国总抗战一起,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10日,抗联教导旅举行反攻誓师大会,周保中在讲话中号召抗联将士们坚决执行党中央精神,全力配合苏军消灭日本侵略者,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迎接党中央干部和主力部队。在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周保中及东三省的抗联将士们不惧牺牲、顽强拼搏,直到迎来胜利。
在长达14年的浴血战争中,周保中和抗联英雄们为中华民族写下了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周保中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诺言:“共产党员的一辈子就是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全部都献给革命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走进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聆听抗日名将周保中的故事
追忆革命历史
开启一场红色之旅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通讯员 李娟 文
视频 王泽航
图 李美溶 大理州文旅局
设计 何瑜阳吟
来源 大理市文旅局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