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宾川县尽心竭力稳增长、强基础、战贫困、抗疫情、保稳定、惠民生,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五年来,宾川坚持发展为要增动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坚持尽锐出战齐攻坚,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持项目建设破瓶颈,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坚持建管并重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改革创新扩开放,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坚持倾心尽力强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民主法治促和谐,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未来五年,宾川县将立足“建成世界一流水果之乡、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州工贸协同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总要求,深入实施“基础固县、产业强县、生态立县、文旅活县”战略,走“水果做强、文旅做大、双业驱动、追赶发展”之路,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递增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2%以上。
为实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宾川县首先横下一条心大抓工业发展,全力以赴打好工业攻坚战,到2025年,计划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宾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存明:“完成资源排查和项目申报,抓实4个总投资额19亿元的38万千瓦“保供给促投资”光伏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并网,快速推进第二批3个场址总装机3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绿色能源产业产值达30亿元。”
宾川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道品:“我们围绕冷链物流、分级包装、精深加工谋划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更多大而强的企业落户宾川食品加工园区,到2025年,力争全县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产业、产值达80亿元。其次,以洪水塘片区为重点,发展水泥、砂石骨料、氧化钙、建材装饰等新型建材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县特色建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5亿元,绿色能源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
建设世界一流水果之乡是重中之重,宾川县将围绕提升水果产业品牌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扭住水利化“牛鼻子”,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全力把宾川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果之乡。同时加快构建“一廊双核”驱动发展格局,建立“漫步苍洱”东线复合型文旅产业体系,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鸡足山镇党委书记 曾建淼:“我们严格按照《鸡足山旅游文化产业战略发展规划》要求,推进“农文旅”融合。强化旅游市场整治,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发掘民间文化,开发好“看乡景、品乡韵、享乡俗、忆乡愁”的农业观光、文化体验旅游带,真正将鸡足山打造成万物共生的养心园。”
宾川县还将全力以赴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大营镇党委 杨文龙:“在实际规划中要把握环境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林业生态红线、区域交通控制线、水源保护等管控等要求,确保实际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上级政策“不打架”,做到全镇一盘棋,有部署、有重点、有亮点、有特色。”
同时,坚决扛起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重任,让绿色成为宾川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来源 大理广播电视台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