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最美大理,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南涧县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10
文章来源:南涧县文化馆 作者:杨岚兰 点击数:18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瑰宝。”为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广大群众和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南涧县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非遗的影响力、传播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

小湾东镇三字克彝族打歌非遗传习点开展传承培训

2020年5月29日至30日,小湾东镇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在小湾东镇龙门村委会三字克彝族打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开展了为期2天的彝族打歌培训活动。在彝乡大地注入激情澎湃的文化力量,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幸福家园,让彝族打歌这一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来自龙门村委会的35名群众和孩子参观了陈列在传习点的彝族打歌所穿戴的服饰、配乐的乐器。充满民族特色的羊皮、服饰、乐器让学员们大感兴趣。传承人查国堂和授课老师通过书面理论教学、舞蹈动作一对一指导,向群众传授彝族打歌的论、步伐、技能技巧、打歌调。在四位老师声情并茂的演示下,学生了解了彝族打歌的发展历史,学会了打歌的乐器使用、基础动作,大家围成圈载歌载舞,激动不已。


在4位老师的带领下,35位学员或吹拉弹唱、或跟着打歌的舞圈,巩固昨天学到的动作。学员们很认真,哪怕头顶烈日,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经过一天的练习,学员们将学到的打歌动作、乐器使用的知识巩固吸收,舞起来已像是跳了多年的“老手”。


为期两天的培训结束,学员们都有些意犹未尽,舍不得离开。小湾东镇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告诉大家,三字克彝族打歌非遗传习点以后每年将定期开展不低于一次“彝族打歌非遗传习培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更好的将彝族打歌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学员们纷纷鼓掌表示支持。

非遗传承展示活动走进南涧小学

6月1日下午,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镇南涧小学党支部委员会、南涧彝族自治县文化馆、南涧彝族自治县图书馆联合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和读书活动,为南涧小学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和民族民间文化大餐。

本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带来的项目有:“南涧跳菜”“山歌、打歌”“民族乐器”“刺绣”“剪纸”“鱼拓”“非遗知识竞猜”等项目。参与本次活动的传承人有:彝族跳菜国家级传承人鲁朝金,彝族跳菜省级传承人鲁发琨,彝族跳菜县级传承人字正鸿、字凤高、白云福、自学空,彝族跳菜民间艺人董正雄,彝族小闷笛制作省级传承人叶春龙,民间音乐省级传承人李怀忠,彝族剪纸省级传承人陈德、彝族打歌县级传承人鲁丽华,彝族山歌县级传承人张子凤,彝族刺绣县级传承人罗维,彝族刺绣州级艺术大师鲁仙秀,彝族刺绣民间艺术李希琴,鱼拓民间艺人李跃坤。

非遗传承展示活动走进无量山镇德安小学

6月2日,南涧县文化馆到德安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弘扬民俗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

本次活动以“非遗保护,你我同行”为主题,以各级优秀传承人进行非遗展演展示、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非遗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讲解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班级系列学习活动——跳菜教学、民族器乐教学、打歌、剪纸 、彝族刺绣、鱼拓、非遗知识竞猜等。参与本次活动的传承人有:彝族跳菜县级传承人施有伟、彝族剪纸省级传承人陈德、彝族刺绣县级传承人罗维珍、鱼拓民间艺人李跃坤。

宝华镇新街彝族跳菜传习所传承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6月3日,宝华镇彝族跳菜传习所为期两天的跳菜培训活动拉下帷幕,此次培训邀请了宝华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鲁朝金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怀忠授课教学。本次培训以理论授课的方式介绍南涧跳菜、跳菜传承人概况、跳菜步伐等,传统跳菜技巧和步伐实践相结合。学员学习热情都很高,在积极向老师请教的同时,相互之间也有对跳菜文化的探讨交流。此次传习所培训活动全镇10个行政村每个村推荐两名热爱跳菜艺术的人来参加培训。在课间、休息时大家都能即兴表演“三道弯”、彝族打歌调、吹芦笙、弹三弦等。


培训结束,南涧县文化和旅游局李丽松副局长参加结业汇报并作了讲话,鼓励大家要自信、敢跳,同时也要规范好跳菜的步伐、服装和音乐。学好跳好才能传承好,这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建传习所的目的。


宝华镇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现有跳菜传承人13名,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4名,州级1名,县级7名,非遗项目丰富,包括彝族跳菜、彝族小闷笛制作技艺、彝族剪纸、民间音乐、彝族打歌、彝族山歌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在传统手工、技艺、原生态文化逐渐消失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此次培训受到大家广泛喜爱,不仅给民间跳菜艺术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规范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菜。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依据。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传承非遗,让他们从小就有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埋下了鲜活的种子,并发扬光大!

来源 南涧县文化馆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兰芳